新闻风向标
小话筒里有大事业
□彭 超 本报记者 吴丽丽
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蒲公英电视台是全国影视教育示范基地。
这里有50名小记者,8位小主持人,栏目有校园新闻类《校园百叶窗》、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谈话类《校园关注》,还有最新开播的《弟子规讲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电视台的小记者们不仅采访过身边的同学,还采访过美国友人、省市级领导等,从信息采集到制作,他们积极参与,一批优秀作品还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播出。
近日,第三届中国校园电视节暨第八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一实小不仅获得了“影视教育研究先进集体”称号,蒲公英电视台的7位小主持人还荣获银奖。
听到如此大的喜讯,小J再也坐不住了,作为“媒体同行”,这些小记者、小主持人们是如何做到这么优秀的?这不,小J已经来到了蒲公英电视台的演播中心——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
“只有喜欢,才能做好!”说到秘诀,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小J。
《校园百叶窗》小主持人秦晨就特别喜欢主持,她从三年级开始做主持,为了锻炼自己,还经常参加一些主持活动,从节目录制到备稿,她都特别认真地完成,学习别人的经验。尽管当了主持人后,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但她不仅没有退缩,还觉得媒体工作者很了不起,能当一名出色的主持人特别幸福。
对于秦晨的观点,五(3)班的吴雨桐举双手赞成,她说:“我喜欢当记者和播音主持,当记者能让我见多识广;主持节目能展现我的风采。虽然记者不好当,节目从采编到播出也非常辛苦,但这丝毫不减我对它的喜爱,正是这种热情,让我不断进步。”
吴雨桐参与制作的科学短片《鹅蛋到底谁来孵》还曾获全国金奖,当时,她既是制作人,又是主角,还当播音,是不是很厉害?
“迎难而上”是我们的标志
能有今天的成绩,你可不要以为很轻松,他们也曾遇到困难。
五(6)班小记者钱心颜说:“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写采访稿,每次都想偷懒,是当记者的爸爸经常鼓励我,告诉我要用一颗童心看世界,几篇稿子写下来,我渐渐发现写稿子也能其乐无穷。”
少代会上采访市委书记、市长会紧张?当然!一开始,钱心颜也很担心领导很难接近,但认真准备的她不仅采访时一点都不紧张,还跟市领导合影呢。小记者张子仪有时采访会语无伦次,但随着采访次数的增多,她的口才可是练得相当棒。
主持时不小心忘词?随机应变!担任小记者兼主持人的戴梦得也要吐吐苦水。在一次节目录制时,他和秦晨都忘记了台词,台词本又放在家里,面对尴尬的气氛,他们只好现场编词,不仅费了不少功夫,还重录了好几次。看来,当主持人可不能粗心哦。
如今,戴梦得对主持工作已经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在我看来,主持节目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让观众喜爱,节目是给观众看的,需要和观众交流,否则,节目就失去了意义。”
如何与观众互动?这个困难至今还没被解决哦,为了达到这个最高境界,无论是从语气、语调上,还是从表情、动作上,戴梦得不停地努力着。
“梦想”让我们成长
采访中,小记者们分享了各自的梦想,有的想当一位记者,有的想当一名主持人,还有的想当一位细菌学家,正是这一个个梦想陪伴他们成长。
台长彭超老师这次获得了“影视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他告诉小J,他们拍摄过很多节目,有环保专题片《我的低碳生活一天》、《淮河环保小卫士》,也有科学专题片《鹅蛋到底谁来孵》等,这些节目从选题到制作,小记者们积极参与,用摄像机自由捕捉生活中有趣的画面,随时随地实践自己的创作灵感,关注别人的成长,也记录自己的进步。
彭老师说:“能和学生们在校园电视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每一个梦想都有实现的舞台,是学生们的幸福,也是我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