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寒冷的冬天一个温暖的拥抱,让阳光洒进每一个角落!
新闻风向标
幸福鼓槌唱“山歌”
□本报记者 巧克力
“咚吧,咚吧,咚咚咚吧——”欢快的鼓声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幸福小学的操场传来。“表演艺术团来学校了?”小J可不能错过这个大线索,三步并两步赶去一探究竟!
只见操场上,一个个穿着演出服的学生,边跳边打鼓,这可激起了小J的兴趣,忍不住跟着手舞足蹈。可是,这些学生的打鼓技术为何如此精湛,难道学校有专门的腰鼓训练课?
别说,还真猜对了!原来,这里有个“幸福腰鼓”社团!
“咚吧”超一年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鼓也是一样!现在大家看到的腰鼓能手们,那可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刻苦训练。从打鼓之初到现在,他们已经“咚吧”一年之久了!
2010年9月,幸福小学迎来了令全体师生振奋的时刻——“幸福腰鼓”社团成立了!
“腰鼓队一成立就获得师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全校130多人,参与训练的就有近100人,虽然他们年龄不大,但都能刻苦、认真地训练。目前,全体成员已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幸福小学教师李红川想起当时的情况,激动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我们都是打鼓高手
腰鼓社团成效怎样?生机勃勃的队员们,用行动告诉小J他们都是打鼓高手!
平日里,这个来自山里的小小腰鼓队,除了在学校举办的节庆盛典和文体活动中,用精彩的腰鼓表演为同学和老师送去欢乐外,还积极参与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的相关文化活动演出。
今年五年级的付茹玉,就是“幸福腰鼓”的一员。她兴奋地告诉小J:“第一次参加的活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运动会开幕式,当时别提多紧张了!可最让我难忘的是参加庐阳区首届中小学生社团展示,那次可是面向整个庐阳区的展示。”
“我最难忘的是到六安路小学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那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活动。”说起难忘的活动经历,六年级的周亚茹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虽然两人谈到最难忘的经历时有“分歧”,可有一点她们可是达成了共识:“加入了腰鼓社团,最大的收获就是胆量变大了!”
说完,这两位打鼓高手便一边向小J展示腰鼓打法,一边说着未来的梦想——练好腰鼓,站在全国比赛的领奖台上!
从门外汉到专家
成功的鼓手背后一定有一位技术精湛的老师。“幸福腰鼓”的所有打鼓技术都由教师冯春梅来传授。如果你觉得冯老师一定是个从小就会打鼓的艺术家,那可就错了!冯老师可是从一个十足的门外汉开始接触腰鼓的。
“虽然自己是音乐专业的老师,但以前没有接受过腰鼓训练,我通过‘取经’学会了腰鼓的基本打法。但这点技术要教一群孩子还是有所欠缺,教材和专业老师都没有,当时的腰鼓社团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难。”冯老师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顿了顿,冯老师继续说道:“好事多磨,在最艰难的时刻,碰上了六安路小学音乐老师崔旭慧到我们学校支教,于是,我们就上网搜集一些腰鼓方面的视频和资料,总结出适合小学生使用的一些动作和打法,编排出《幸福腰鼓》教材。现在,我们社团打的这套腰鼓是经过我们一年的实践、训练形成的。”
如今的“幸福腰鼓”社团已是战果累累,近期更被授予“合肥市庐阳区特色社团”。这些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坚持,在他们的世界里,幸福就是主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