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只左手 一周快报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9期  总第20期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9期  下一期
艺术是一只左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吴丽丽 日期:2012-01-09

艺术是一只左手
□熊  伟  本报记者  吴丽丽
    近日,合肥少儿艺术学校举行了首届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评比活动。据说,这可是他们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是不是很特别?
    小J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学校现场采访。听负责活动的王主任介绍,这次评比由全校学生共同参与,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艺术成长记录袋,里面放着他们的艺术作品,还附有文字和图片记录。最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成长袋从作品收集到装饰,再到包装、艺术小册的设计,都是同学们亲力亲为。
    下面就来听听同学们都有哪些“艺术成长记录”要分享——

宫崎骏给我灵感
    为了做好成长记录袋,五(4)班学生李枝蔓可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一开始,她只是要向妈妈证明自己不是“三天的心情”的小孩(也就是没有耐心)。于是,她上网找图片,寻找收藏品、裁剪、画图,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赢得了妈妈的表扬。
    聊着聊着,李枝蔓打开袋子,隆重地为小J介绍她最满意的作品。这是一幅画,讲述的是阿瑞挨蒂(宫崎骏《借东西的小人》里的主人公)从埃及来到东方,遇到春夏秋冬四个仙女的故事。而作品的灵感来源就在于她平时对阅读及电影的喜爱,李枝蔓号称自己是宫崎骏的“铁杆粉丝”,从幼儿园就喜欢上了绘画。
    听她介绍时,小J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偷偷告诉你,在李枝蔓的艺术小册“新目标”栏上写着:我一定要超过班长!

白雪公主的故事
    “别人都说我五音不全,我特别羡慕学校‘星星合唱团’的同学,他们唱得真好听,我也要努力向他们学习。”五(3)班邢子健一上来就大方地表扬了其他同学,这对一向有点骄傲的他来说可不容易哦。不仅如此,他还放言今后的目标就是“改掉骄傲的缺点”。
    在邢子健的记录袋里,有一张他自己的自画像:一个小男孩站在演讲台上,神情很紧张,直直的双腿似乎在发抖,一双好奇的眼睛直盯着台下……据他介绍,这是他幼儿园时的一次英语演讲,说的是《白雪公主》。当时,他往台上一站,看到台下的观众,紧张极了,这一刻被相机记录了下来。直到有一天,他翻出照片,想起那天的动作及各种神情,觉得很有意思,便根据记忆,画出了当时的自己,还将作品取名为“演讲”。
    他说:“虽然现在读《白雪公主》觉得有点幼稚,但还是很快乐,它能让我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这就是演讲给我的收获。”

成长袋一直在充实
   翻开每个成长袋,每本艺术小册都有一个个性的名字,比如:五(1)班蒋嫣然的“爱的小屋”,寓意成长路上会有很多人关心自己;五(4)班孙海萌、五(3)班李子靖的“我在长大”,则是要记录自己在小学阶段的点点滴滴;五(3)班杨龙宇的“我们在成长”分享了他与同学之间的故事……
    当谈到对活动的感受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五(2)班张宏宇:设计自己的艺术小册很有成就感,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创作能力。在学习制作的同时,能让我们找回童年的快乐。
    五(3)班马靖文:通过这次评比,看到了其他同学的艺术成长,鼓励着我去学习,去充实自己的成长袋,为以后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留作纪念。
    五(2)班郭思源: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和收集起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五(4)班李枝蔓:知识很重要,就像我们的右手,但艺术却是我们的左手,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气质,可以让我们快乐无比。
    五(4)班孙海萌:长大时,不快乐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袋子找回童年的乐趣。作家商晓娜姐姐曾说过,她就是小时候喜欢写日记,写多了,后来就改写小说了。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艺术作品积累起来,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艺术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