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爱的教室 我叫雷锋 谁说知识只能从课堂上学到,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你瞧,戴广雪的老师就给她上了一堂生活“课”。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堂课呢?跟着戴广雪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戴广雪的回忆录—— “咳咳,我先来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全椒县江海小学的戴广雪,虽然我叫雪,但春天已经悄悄来了。春风吹拂,杨柳依依,阳光安详地抚摸着大地。我和好友王景一起等公交去图书馆借书。我们上了车,车上正好有两个座位,我拉着王景立马坐了上去。我俩在车上嬉戏并没有发现周老师在我们前方坐着。 到了一个公交站,一位老婆婆拎着大包小包挤上公交车。当时公交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婆婆只能站着。这时周老师潜意识地在公交车上扫描了一遍,车上的人都若无其事。周老师摇摇头,站起来喊离自己很远的老婆婆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一举动可惊动了车上所有人,我们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现周老师在车上。 本来以为就是件让座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公交车上的人群开始议论纷纷,我隐隐约约听见前方不远处的一个人说:‘这都什么年代啦,这人还装雷锋哦!’顿时我十分恼火,也十分惭愧。望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也不知是不是被它映衬得脸都红了。 周老师有意识地望了望我们,我猜周老师当时可能会想:不知道我这一举动是否给她们上了一堂道德课?我希望她们不要忘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了车,我一直在回想车上的情景,老师的一个简单的起身动作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无论何时何地,雷锋精神都应该得到弘扬。再来,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教导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师长。所以,周老师,我现在也要当小‘雷锋’了。 书借完了,我们又踏上了公交车。车上又出现了一位老奶奶,‘雷锋’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 指导老师 周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