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清·高 鼎《村居》 “想我墨子绝顶聪明,一定能让这些木板飞上天!”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哲人墨子围着一堆木板苦思冥(míng)想。 三年过去了,墨子终于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一只木鸟出现在大家面前。“终于做好了!”墨子暗暗松了口气。 带着满心的喜悦,墨子对这只木鸟进行了试飞,没想到,只飞了一天,它就坏了。墨子难受地抱着木鸟想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不行,我要看到它高高地飞在空中。可惜现在我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怎么办。要不,我去未来世界看看?” 会飞的纸鸢 坐上“咔嚓”牌时光机,墨子的第一站到达了东汉时期,他发现了一个宝贝:用竹子和纸张做成的一个东西。奇怪的是,这个东西居然能飞。 墨子好奇地问周围的人:“这个东西叫什么?” “这你都不知道?它叫纸鸢啊!” “纸鸢,纸鸢,真好听的名字!”墨子默默地念叨着,记在自己心里。 接下来,墨子坐着时光机到处游览,看到纸鸢被用作通讯求救工具,也看到纸鸢活跃在战火纷飞的场地,还看到纸鸢成了人们娱乐休闲的好伙伴…… 妙哉!妙哉! 墨子的第二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次,他落到了一户人家的窗外,看到爸爸正在教儿子做东西。 “你喜欢蝴蝶风筝还是鸟儿风筝?”爸爸问儿子。 儿子脱口而出:“都不要,我要老鹰风筝,又威武又凶猛。” “好!好!就老鹰的。这要在骨架上动点小心思了。”爸爸微笑地看着儿子,讲解起了制作的步骤。 你看,做老鹰风筝其实很简单。先找两根40—50厘米长的竹签,十字交叉做骨架,再用四根短竹签围成边框,用细铁丝牢牢绑好。 接下来,把竹签贴到纸上,沿着边框糊结实,纸张要保持完整和平整,不能有一点破损。否则,“老鹰”就飞不起来。 做风筝的纸是很讲究的,既要薄又要有一定厚度,纤维要长而均匀,还要防水。 第三步就是粘尾巴,用较轻的两条纸(长约3—10米,宽约5—8厘米)粘在老鹰身体的下方。这一步虽然简单,但却不能马虎大意。因为尾巴对风筝来说很重要,当风筝乘风而上时,尾巴能有一个重量使它的头部向上升起,保持平衡。 最后一步,把四条线分别固定在风筝的四角,在手中拉紧、打结,这时候,用力一定要均匀。 “OK,你看,风筝大致做好了,可是光秃秃的太丑了!你想不想把它打扮得更漂亮?那就在上面画上你喜欢的老鹰吧!”爸爸边说边做,转眼间,一个老鹰风筝就做好了。 “原来,这就叫风筝!妙哉!妙哉!我又学了一招,等我回去,再慢慢研究。”墨子看完老鹰风筝,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时光机内…… 温馨小提示 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云,一眼望去,天与地连成了一体。哈哈!到了风筝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不过,现在城镇里的高压电线越来越多,所以,圈圈提醒小朋友们,放风筝时一定要选择宽敞的非交通地点,如公园里、小山丘上、河边等空旷处。 要选择一个视野开阔、地面平坦的场地,尽量避免阴天或雨天,最好能借助风的力量让风筝飞起来。 如果风筝不小心挂在电线上,千万不要去拿,因为你很可能会触电或者摔伤。 在放风筝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