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没用”的扫把 □怀宁县洪铺镇汪河小学六年级 陈桂霞 我家的扫把都是由“扫把树”扎成的。起初,“扫把树”柔性的枝条和细密的叶子非常鲜活,扎制的扫把显得肥胖,扫地特别干净。时间一长,叶落枝断,只留下硬的粗枝,不容易扫除灰尘,成了没用的扫把,奶奶总是把它放在墙角,很少使用。 一次星期五,学校大扫除,老师要求我们从家里带劳动工具。吃完中餐,妹妹就把家里唯一的新扫把带走了,无奈之下,我只得带上“没用”的扫把。 下午大扫除时,老师安排我们组去清理后沟。后沟离后墙很近,又窄又脏,平时,同学们都将垃圾从教室后窗扔进后沟,墙外的树叶也凑起了热闹。一到下雨天,后沟里的积水又臭又脏,成了真正的卫生死角,清理起来特别麻烦。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拿铁锹铲,拿簸箕运,用扫把清扫……清扫过程很不顺利,同学们的扫把在沉积的污泥面前不堪一击,犹如斗败的雄鸡——垂头丧气。只有我“没用”的扫把,扫、擦、推无所不能。经过一番苦战,后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的扫把也短了一截。同学们纷纷对“没用”的扫把刮目相看,我也因此受到了老师表扬。 放学后,我把“没用”的扫把清洗了一下,带回了家,继续放在墙角。 没用的扫把看似没用,但只要用的合适,就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指导老师 何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