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那些“怪癖”
□昊 昊
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里的一幢幢“火柴盒”里挤去时,我们看到的是“千房一面”,房子没有个性,连城市也那么相似。其实,世界这个大村庄里的房子可是各有“脾气的”,昊昊今天要去搜搜房子们的“怪癖”!走,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怪癖”
“急性子”,来自委内瑞拉
在委内瑞拉巴伦西亚市的“455村”, 42分钟可以诞生一栋房子。这样的房子都是批量生产的,一台机器生产一套房子的墙体只需要42分钟。墙体都是塑料做的,每套房子的结构、大小都一样。塑料房结实而凉快,厨房、卫生间等设备齐全,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住上100年呢。
在炎热而缺水的非洲,这样的房子为人类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据悉,当地政府每年要造出1万套这样的房子。
42分钟的塑料房,不得不说,委内瑞拉的房子有些“急性子”。

“怪癖”
爱废物,来自比利时
比利时的“回收屋”建筑园,是一栋很普通的居民住宅,但这是一座建在废弃物上的小区。盖房子不仅需要材料,还会产生很多废料。那些破碎水泥块、混凝土颗粒、塑料垃圾等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还有150多种垃圾在这里被当做了宝贝。
实验证明,“回收屋”很坚固,居住几十年没问题。“回收屋”的诞生宣告废弃物第二次生命的到来,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怪癖”
把大树“穿”上身,来自汤加
汤加是太平洋南部的岛国,那里的房子都是由树加工而成的:将树叶和树皮制作成墙体和房顶,再用结实的树枝撑起来,一座小屋就完成了。房子没有门窗,只留一个洞作为入口。这样轻飘飘的房子,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抬起来,人到哪儿,房子就搬到哪里。

“怪癖”
色彩迷,来自开普敦
想起非洲,就该是一片“沙尘黄”吗?不,“彩虹之国”南非给你不一样的色彩享受!来到开普敦,你一定会怀疑自己到了童话的世界,这里的房子被刷得五颜六色。相同颜色的房子,你是找不到的,因为颜色就是房子的门牌号。
历史上的南非是个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除了白人的房子,普通人的房屋是不能挂门牌的。聪明的当地人就把房子刷上绚丽的颜色,这样一来,有客人来访,就不会怕走错门了。

“怪癖”
爱戴长角“帽”,来自苏门答腊
在苏门答腊,不论是学校、医院,或者其他建筑上,你总会发现屋顶上矗立着长长的“角”,当地人把它叫做“加当屋”。高耸的长角像极了牛角尖,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次斗牛的胜利。

“怪癖”
挂在空中,来自荷兰
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只有一条呈“8”字形盘旋上升的街道,一间间小房子像熟透的苹果一样“挂”在半空中。你一定还记得世博园里荷兰的“快乐街”,一间间迷你小房就这样被“挂”在了空中。如果你想逛一回荷兰馆,怕是“没门”了,因为你根本找不到门。
“将小屋悬在街道上,一是为了节省场馆面积,另外也使整个建筑更有立体感”,设计师在建造阿姆斯特丹的特色电影院时这样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