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养蚕小能手 炫NEWS 微言微语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6期  总第20期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6期  下一期
他们都是养蚕小能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吴丽丽 日期:2012-05-28

   坐上童年的纸飞机,跟儿童节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首席新闻官
他们都是养蚕小能手

□凌  翔  本报记者  吴丽丽
    近日,合肥市侯店小学出现一群“养蚕小能手”,来自五(1)班33位同学,每人领到10条蚕宝宝,在凌翔老师的布置下,任务随之而来——喂养它们直至破茧产卵。
    同学们的蚕宝宝都能成功地破茧而出吗?本期首席新闻官便请来其中6位“养蚕小能手”,且听他们的养蚕日记,为你揭秘养蚕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3月29日    星期四    晴
    老师说要发给我们每人10条蚕,今天果然兑现了,全班同学都兴奋不已。
    我把领到的蚕放在纸鞋盒里,细细观察。它们很小,老师说刚从卵里孵化出来没几天。全身只有头下一点是白色的,其余全是灰色。它们的脚小的几乎看不见,拉出的粪便比芝麻还小。它们爬得很慢,不时地咬着桑叶。我决定从今天起一定要好好照顾它们!——满晓宇
    6位同学告诉小J,在此之前,全班同学都没有养过蚕宝宝,甚至没见过,只是从课外书、电视上知道蚕会吐丝,丝绸就是它吐的丝制作的。
    领到蚕宝宝后,代安东为了给蚕找桑叶做食物,找了一上午才在离家两公里的地方找到桑树,为了让蚕吃到新鲜的桑叶,他每天步行两公里去采。他说:“蚕很小时,桑叶也很小。矮一点的地方,大叶子都被摘完了,小叶子我又不忍心摘,就爬到树上摘大叶子,有一次把胳膊都划破了。”代安东在日记里说到,蚕和人相似,喜欢吃新鲜的桑叶,如果是在冰箱里冷藏的,要先拿出来放一会,等叶片不凉了,再喂蚕。否则,蚕也会拉肚子!
    对代安东的表现,凌老师竖起大拇指。
4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像平常一样去看蚕宝宝长得怎么样。我发现蚕大宝身上原有的黑色斑纹已经完全消失了,二宝、三宝……它们身上的斑纹也变得越来越淡。
    这几天小家伙们的食量特别大,几乎每条一天就能吃掉一张桑叶,幸好冰箱里储存了不少。它们已经长到3—4厘米长了,白白胖胖的,尾巴上小尖翘着,很可爱。
    它们牢牢地趴在桑叶上,换桑叶时不用力是拉不下来的,用力又怕伤了它们,只能更小心。
    妈妈说,蚕身体发亮就表示要结茧了,我看离那个时候不远了。——孙庆
    养蚕过程中,一系列“状况”让同学们措手不及。孙玉源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没养过蚕,她妈妈在家打蚊子水,蚕被毒死了,孙玉源很伤心。后来,班上5位同学便一人给了她一条,她感动极了。拿到新的蚕宝宝,她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照顾着,结果,每一条蚕都结茧、产卵。
    这次“状况”让她知道了养蚕真不容易,需要有耐心。你对蚕好,蚕自然就长得白白胖胖,你忽略它,后果不堪设想。
5月10日  星期四  晴
    昨天把蚕茧带到学校给老师拍照,到现在,还没有去看看它们。打开盒子一看,吓了我一跳,一只蛾子飞出来,我知道那是蚕蛾。
    它没飞远,就在鞋盒边上趴着不动,不像其他蛾子那样怕人。蚕蛾有一双大大的、黑黑的眼睛,眼睛上方是两只触角,像两把刷子。白白的翅膀下藏着肥嘟嘟的身体。我一下抓住它,它使劲地抖动翅膀,我赶忙放下。
    蚕茧被蚕蛾咬了一个洞,洞口还挺平滑。其余的蚕还没有出茧,我想不用再等很长时间,它们会生出许多蚕卵,想到这里,不禁又兴奋起来。——夏杨杨
    要说这次养蚕最成功的,一定是许丹丹同学!她动员全家人的力量找桑叶喂蚕,她的10条蚕最后全部成活、结茧、产卵。
    这不,一说到养蚕经验,她一下就列举了几条,如:蚕喜欢在阴凉、干燥、安静的地方生长,没事不要去打扰它;养蚕不能着急,要有耐心,越急你觉得蚕长得越慢;要每天清理蚕吃剩的桑叶和粪便;饿急了的蚕也能给它吃莴笋叶填填肚子。
    对于这次的收获,凌老师笑着说道,同学们在用心呵护蚕宝宝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珍爱生命;还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培养观察能力、责任心和爱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