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
魅力少先队
少先队是一个俱乐部
□吴劲松 本报记者 吴丽丽
潜山县希望小学少先队,被称为全国红旗大队,这里不仅是“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还曾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儿童DV比赛上荣获过全国“首届儿童DV片优秀俱乐部会员学校”。副校长吴劲松说:“寓教于乐就是我们少先队最大的特色!”
快乐是基础
据吴校长介绍,学校少先队的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快乐。而其中就不得不说到广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项活动:校园电视作文。
校园电视作文是什么?吴校长见小J一脸茫然,连忙娓娓道来。
原来,希望小学的校园电视作文起源于2003年全国少工委举办的儿童DV活动,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拍的DV在央视1套设置的栏目《大风车·我看见》上播放。栏目停播后,学校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儿童DV活动,并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全国校园电视评比。如今,学生DV的拍摄主要集中在校园电视作文上,主要是孩子们把对家乡的观察与体验写成作文,然后拍成MTV,全程几乎由学生们自己完成,由学生提出拍摄想法、选择题材、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再拍摄活动过程、写作文、给镜头配音(也就是朗读作文),最后合成电视作文。如:《我爱家乡的天柱山》、《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为了让同学们对DV拍摄有更多的了解跟兴趣,少先队还经常组织同学们观看录制下来的《大风车·我看见》栏目,了解用数码摄像机记录、表达的过程。不仅如此,老师们还利用孩子身边的生活实际,从三到六年级分别设置主题——美丽的大自然、绿色行动、手牵着手、快乐成长。
DV题材丰富多彩
拍DV主要是号召同学们在用数码摄像机记录故事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吴校长说:“同学们非常愿意参与这类活动,也收获了不少,有拍摄身边成长故事的,有记录景区环境的,还有走进社区、农村,深入人们生活的等等,题材非常丰富。”
翻看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拍的作品,小J发现了一连串有趣的作品名称,比如:反映师生关系如朋友一样的《我给老师梳小辫》;反映校门前学生不爱惜早饭的情景的《哭泣的早点》;家乡古老的生产技术的《古老的水碓(duì)》;夏日里在水龙头上找水喝的《口渴的小黄蜂》;夏季荷塘边的《钓龙虾》等。其中,《我给老师梳小辫》、《古老的水碓》、《天柱山的石头》、《千年古银杏》等数10部DV还曾在《大风车——我看见》栏目中播放过呢。小J觉得学校果然名不虚传,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快乐永无止境
少先队里,吴校长还提到了又一人气高的活动——舞蹈特长班。他说:“少先队员的成长应以快乐、健康、创新、美为主题。”
学校编排的舞蹈《三个小和尚》、《天柱娃与山喜鹊》就是其中大受好评的两支。据说,他们的舞蹈动作渗透了一些中国功夫的元素,不仅体现了美感,三个小和尚的故事更是被同学们表演的活灵活现。从舞蹈中,同学们感受了三位主人公不畏困难不叫苦的坚韧,还有他们的顽皮及快乐。
采访快结束时,作为全国少工委园丁奖获得者,吴校长还不忘给全省的少先队员们新学期寄语:“少先队是成长的金色摇篮,是同学们创造的快乐天地,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练就动手动脑、点石成金的双手,为健康成长打造属于自己的舞台。”

话说校园
9月3日,合肥潜山路学校召开新学年开学典礼,以“学习雷锋,诚实守信,做美德少年”为主题,学校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代表,1600多名学生聆听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图为少先队员代表将红领巾围成心形,以表达他们崇尚美德、做品德少年的决心。
於新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