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转弯就是白天,忧伤转弯就是快乐。
首席新闻官
宣传大使有梦想
近日,合肥市稻香村小学四(3)班俞易菲同学受邀荣任合肥市第八届普通话大赛宣传大使。在刚结束的推普周上,俞易菲跟同学们一块走上街头,用表演、朗诵等多种形式宣传普通话。她说:“我从小就喜欢说普通话,它很有魅力,简单明了,能清晰地表达意思。”

□杨 雪 本报记者 吴丽丽
从小梦想当主持人
作为上一届普通话大赛的冠军,能从几千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位担任此次宣传大使的小学生,俞易菲觉得这少不了从小的普通话练习。
3岁时,小易菲从电视上发现主持人都说同一种话,便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告诉她这叫普通话。从那时起,小易菲便决定学说普通话,还让妈妈给自己报了一个语言培训班。同时小易菲也有了当主持人的梦想,一直到现在。
3岁时,她觉得当主持人真好,可以化妆、穿漂亮衣服;5岁时,她还觉得当主持人好,每天有这么多小朋友追捧;7岁时,她羡慕主持人能站在屏幕前说普通话,真帅气;现在,她依然喜欢当主持人,觉得能为小朋友服务,能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样子。
她连自己要当哪种类型的主持人都想好了,她说:“我长大不想当新闻节目主持人,也不想当播音员,我想当综艺频道主持人,我要走到屏幕前,让小朋友们都喜欢。”
对着录音机录声音
能担任普通话大赛形象大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然是最最基本的了!
俞易菲在进语言培训班之前,说的大多是方言,进班后,前、后鼻音总是分不清,还有很重的口音,后来在老师的指导、纠正下,才慢慢好起来。她一遍遍说绕口令,从简单的到复杂的,一个也不放过;回家对着镜子练习,拿着录音机把声音录下来,每隔几天录一次,看看自己有没有改进,一个字一个词都不放过;有时还上网找一些别人说话的段子反复听,不断地积累练习,她的普通话越说越溜。
她说:“比起方言,普通话简洁明了,让人一听就明白。”
做自己和他人的老师
当上普通话大赛宣传大使后,俞易菲可没闲着,时刻谨记并履行着大使的“职责”。这不,采访中,小J还被纠正了一个发音:嫉妒的嫉字。小J一直都念第四声,俞易菲却非常明确地说应该发第二声,这也是前几天她刚给妈妈纠正的发音。还不止呢,她还不时地教同学发音,教他们普通话绕口令、发音小窍门等,一点也不马虎。她说作为宣传大使就是要带着家人、朋友、同学一块说好普通话。
这次参加宣传大使竞选,她表演的是一个单口相声《名扬天下》,这是妈妈从网上下载的段子改编而成的,在班主任钱老师跟妈妈的帮助下,她不仅用准确动听的声音讲述了这个故事,还用幽默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及观众。
当上宣传大使之前,俞易菲觉得自己普通话挺好的,不会刻意去注意。但现在就不同了,她会不时注意自己的发音标不标准,一旦有错,立马纠正。
她说:“当上形象宣传大使只是我实现梦想的一步,我会让自己的普通话更上一层楼,长大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