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几百个孩子当爸爸 炫NEWS·微言微语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9期  总第20期  2012年11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9期  下一期
给几百个孩子当爸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2-11-05

    喜迎十八大,阳光下成长。



首席新闻官
给几百个孩子当爸爸

□本报记者  吴丽丽
    在岳西县毛尖山乡,有一个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地点设在村板舍敬老院。新学期,中心有近300名留守儿童,刘磊叔叔是中心主任、孩子们的“爸爸”,也是敬老院院长、是20多位老人的“儿子”。
    今年5月,刘叔叔荣获第1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安徽省唯一一名。同时,他还是代表安徽省出席十八大的候选代表之一。喜迎十八大,我们来听刘叔叔的故事——

10年坚守
    刘叔叔曾是一名川藏线上的运输兵,退伍后,他回到家乡当起了教师。从2002年起,留守孩子引起了刘叔叔的关注,据他估计,毛尖山乡有6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他跟留守孩子交流、谈心,放学后,去家里给他们辅导功课。一开始,孩子们不理解,以为老师去家里“告状”,渐渐地,接受他的孩子和乡亲越来越多。
    4年后,刘叔叔放弃了学校的工作,他想建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的场所,专心帮助这些孩子。起初,这个场所就是刘叔叔的家——他在家里布置了一个爱心书屋,孩子们放学可以去看书。直到2007年8月,中心正式注册成立。刘叔叔还毛遂自荐,成为敬老院院长。于是,他把留守儿童中心搬到了敬老院。
    如今,中心有近300名留守儿童,覆盖关爱的孩子近千名。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中心有了图书室(2万多册书籍)、电脑室(7台电脑、3部亲情电话)、活动室(各种文体器材)、心理咨询室等,孩子们免费进入,活动、学习、享受服务。

不求回报
    刘叔叔说:“留守儿童是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比其他群体的孩子要懂得劳动、感恩、自立自强。”
    10年间,刘叔叔几乎能叫出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名字,甚至了解他们的情况。对此,他并不觉得有多难,他说只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关爱,经常走访,就能做到。
    与此同时,困难也是无法避免的。中心前期建设时,刘叔叔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有时为了添置设备,他连自己孩子的奶粉都没有钱去买。当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时,刘叔叔说:“用心去做,不求回报。”
    对于收获,刘叔叔很有感触。他告诉小J,孩子们是纯洁的,他们懂得回报和感恩。孩子们能收获快乐,他就能收获快乐。每年父亲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自己做贺卡,送给刘叔叔,这是最让他感动的。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十八大召开在即,刘叔叔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期盼及祝福:
    十八大与小学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八大将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关怀。
    小学生如何建言献策——
    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在网上留言。十八大期间,主流媒体网络应该有这方面的专栏。
    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是如何迎接十八大的——
    我们将开展书信、歌咏、绘画等活动迎接十八大。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国家的繁荣富强,珍惜党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
    被提名的感受——
    在全省那么多党员中,能够被提名,备感荣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采访中,刘叔叔说:“部队培养我成为党员,既然回到家乡,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人。只要是我能做的事情,我就会伸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