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有一群“兵” 一周快报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2期  总第20期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2期  下一期
校园里有一群“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2-11-26

    每一盘象棋背后都是在编造一个个故事,耐人寻味。

校园里有一群“兵”
    当你走进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的校园,你会发现这里处处有“国际象棋”。墙壁上,基本走法展示;楼梯间,学生获奖荣誉小版块,更关键的是,这里可是国象高手云集之地,“人人会下棋,人人爱下棋”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日前,学校还挂牌成为全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基地”。不信?请听他们说——

□应春潮  本报记者  吴丽丽
8年努力的成果
    据学校应春潮主任介绍,起初,开设国象课是基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国象课程在室内就能开展。2004年,瑶海实小开始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成为一年级每周必上的课程。它们主要分三步:一年级,国象课进校本课程,每周一节;随后,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国象课外活动组,学校有专门的棋室,每周二到周五下午4点后是活动时间,学生们到棋室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然后,教练从活动组中挑选小部分组成校队参加学校集训。国象课老师葛爱武告诉小J,这学期一年级有250多人参加校本课程,活动组就有40多人,校队里大概有12名是固定队员,每年都有新队员加入。
    课外活动有学校之间的对抗交流,也有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作为学校代表队,瑶海实小还获得了独立参赛资格,能作为市级代表队参加省里的比赛,这可非常难得哦!

团结互助的国象精神
    棋室里,有一面墙叫“荣誉榜”,上面展示了学校开设国象课程以来,队员参加各项比赛取得的成绩,在榜单上,小J发现从2005年到2012年,团队几乎年年全省冠军。
    对此,葛老师还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象精神就是要团结互助,棋子中的兵代表队员,在团队作战中,任何孤立的一员都是弱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决定最后谁是强者。对于队员们来说,要做到团队合作,首先就要做好自己在队伍中的本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忘团队利益,队伍才能强大。”
    当然,要让团队紧密合作,平时的训练和交流少不了。由于经常跟着教练老师出去参赛,如今,在队里,老师和队员之间可是保持着轻松的交流习惯,一块游戏、沟通下棋技巧,高手们有时还会找老师对决一两盘。
    “队员们对教练一开始是崇拜,如今,队员之间、老师与队员之间是相互信任。”葛老师说。据说,现在的校园里,不光是学生,就连其他老师也加入了学国象的队伍,国象成了很多老师的新爱好。

学国象能变聪明
    说到国象最吸引同学们的地方,葛老师说刚接触国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抱着学着玩的心态,后来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发现了国象更多的魅力。
    五(1)班马心怡在今年青少年棋类锦标赛上获得全省冠军。然而,她一年级时,棋艺并不怎么样,算不上拔尖,但她一直坚持,并在比赛中接受锻炼,能打胜仗,也能在关键时顶住压力。采访中,葛老师可是对马心怡夸奖有加。
    对于老师的表扬,马心怡说自己刚学的时候,老是输,输一次哭一次,一度要放弃。直到有一次,队友周佳佳跟她下了一局和棋,尽管她知道周佳佳是故意让她的,但她还是从这次和棋中找到了信心。从这以后,马心怡的心态就越练越好。她说:“现在,输棋了再也不哭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尽力就可以。”
    跟马心怡不同,四(1)班郑昊同学在老师眼里是一个聪明的小棋手,甚至还具备了成为优秀棋手的条件,但就是没有耐性。这不,连一旁的队友都建议他下棋时别东张西望。
    四(3)班肖欣怡当初选择国象,离不开自己的性格,她说:“我喜欢安静,觉得国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如此,还能边下棋边练习做数学的思维,一举两得。”
    五(1)班周佳佳说:“国象能开发同学们的智力,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没错,正如葛老师所说,选择国象,不需要超人的智力,需要的是坚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做到这些,笨鸟也能先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