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的改变 世界真奇妙
04版:探索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2期  总第20期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2期  下一期
“千里眼”的改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娟娟 日期:2009-11-16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紧张激烈的竞技比赛、激动人心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也许这些精彩场面你都不能亲临现场,但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氛围,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有了“千里眼”——电视。
        电视将我们的视野延伸到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即使发生在偏远山区的事,也能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现在的电视式样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可是你不知道吧,三十年前的电视长得笨笨丑丑的,画面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还有好多雪花点,不像现在的电视画面,色彩绚丽,画面清晰。


黑白盒子
        在那个衣服以黑、蓝、灰为主色调的七八十年代,电视就是一个12寸的能变换图像的黑白盒子,让人们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那时,只有少数家庭能买得起电视,谁家能有一台,那就是说不出的荣耀。接收电视节目要用到一个特殊的设备——天线,架在屋顶或者大树上,遇上刮风下雨,信号就很差,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点也特别多,画面还一闪一闪的,特别伤眼睛。
        即使这样,看电视的人还是很多。只要谁家有了电视,住在附近的人就会早早地吃完晚饭,大人和小孩都赶来凑热闹,有的抱着小板凳,有的拎着小竹椅,你呼我喊,都往人家院子里挤。
        一时间,小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看电视成了街坊邻居休闲娱乐、维系感情的好方式。

难求的“彩电票”
        电视是怎么买来的?这还不简单,带上钱,在大商场里逛上一圈,肯定会有自己喜欢的,买下来不就行了?
        在以前,买电视特别是彩电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简单。黑白电视之后,开始有了彩色电视,而且大多是国外原装,频道需要手动调整,非常不方便。
        彩电不仅价格贵,而且要“凭票”购买,就跟早期的米、面一样,十分紧俏,还要进行“公关”才能得到。

“傻瓜式”搜索
        到了90年代,票证制成了老皇历。“画王”、“彩霸”听得人心里直痒痒,21寸、25寸,甚至29寸大彩电,一步一个台阶地成了电视机的“主流尺寸”。
        新彩电不光尺寸大了,频道多了,画面也清晰了,而且配置了遥控器,不再需要手动调台。只要点击一下“自动搜索”,电视就开始傻瓜式地搜寻所有的台,一个也不漏。
        晚饭后,大家围着大彩电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感慨着生活的变化,有时候甚至会上演“遥控器争夺大战”,为看哪个频道争论不休。

数字电视
        新世纪,新变化,电视机说起来算不了什么,家家户户都有,有的人家还不止一台。彩色、平面直角、纯平、高清、等离子、液晶等,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家里的电视也在悄悄更新换代。近几年有个新举措,就是为老百姓免费发放机顶盒,普及数字电视,这么一来,电视更让人喜欢了。
        现在的电视频道从80年代的四五个,到90年代中央台加上本地台的十几个,再到如今卫星传输,让人目不暇接的全国各地上百个频道,我们能在各个频道间自由切换。
        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今,电视机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尺寸不断增大,频道不断增多,我们能选择的范围也更大了。
        不过,身为一个小学生,电视只能作为我们休闲放松的手段,学习才是首要任务,可不要整天抱着电视看哦!否则,不仅伤害眼睛,还影响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