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盒子
在那个衣服以黑、蓝、灰为主色调的七八十年代,电视就是一个12寸的能变换图像的黑白盒子,让人们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那时,只有少数家庭能买得起电视,谁家能有一台,那就是说不出的荣耀。接收电视节目要用到一个特殊的设备——天线,架在屋顶或者大树上,遇上刮风下雨,信号就很差,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点也特别多,画面还一闪一闪的,特别伤眼睛。
即使这样,看电视的人还是很多。只要谁家有了电视,住在附近的人就会早早地吃完晚饭,大人和小孩都赶来凑热闹,有的抱着小板凳,有的拎着小竹椅,你呼我喊,都往人家院子里挤。
一时间,小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看电视成了街坊邻居休闲娱乐、维系感情的好方式。 |

难求的“彩电票”
电视是怎么买来的?这还不简单,带上钱,在大商场里逛上一圈,肯定会有自己喜欢的,买下来不就行了?
在以前,买电视特别是彩电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简单。黑白电视之后,开始有了彩色电视,而且大多是国外原装,频道需要手动调整,非常不方便。
彩电不仅价格贵,而且要“凭票”购买,就跟早期的米、面一样,十分紧俏,还要进行“公关”才能得到。 |

“傻瓜式”搜索
到了90年代,票证制成了老皇历。“画王”、“彩霸”听得人心里直痒痒,21寸、25寸,甚至29寸大彩电,一步一个台阶地成了电视机的“主流尺寸”。
新彩电不光尺寸大了,频道多了,画面也清晰了,而且配置了遥控器,不再需要手动调台。只要点击一下“自动搜索”,电视就开始傻瓜式地搜寻所有的台,一个也不漏。
晚饭后,大家围着大彩电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感慨着生活的变化,有时候甚至会上演“遥控器争夺大战”,为看哪个频道争论不休。 |

数字电视
新世纪,新变化,电视机说起来算不了什么,家家户户都有,有的人家还不止一台。彩色、平面直角、纯平、高清、等离子、液晶等,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家里的电视也在悄悄更新换代。近几年有个新举措,就是为老百姓免费发放机顶盒,普及数字电视,这么一来,电视更让人喜欢了。
现在的电视频道从80年代的四五个,到90年代中央台加上本地台的十几个,再到如今卫星传输,让人目不暇接的全国各地上百个频道,我们能在各个频道间自由切换。
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今,电视机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尺寸不断增大,频道不断增多,我们能选择的范围也更大了。
不过,身为一个小学生,电视只能作为我们休闲放松的手段,学习才是首要任务,可不要整天抱着电视看哦!否则,不仅伤害眼睛,还影响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