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们的“3·15 ” 不仅大人,小孩也有消费 让每天都是“3·15” 新闻话题来参与 我的童年我做主 学会消费 合理维权 一周快报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期  总第20期  2010年03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期  下一期
学会消费 合理维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形捷 日期:2010-03-12

学生代表(方文瑾、何宗晓林、金芹芹、黄茜):
        “有一次,我在书店买了一本《时代广场上的蟋蟀》,回去一看,掉了很多页,里面有的纸张印刷很不好,于是,我就跟妈妈一块讨说法,可由于没开发票,商家不承认,结果我们就没退成,只好委屈地回家了。”
        听了黄茜同学的遭遇,其他同学忙来支招:买东西时,我们最好不要去地摊买,不仅要货比三家,还要看商品的“QS”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另外买完东西一定要拿好发票,这可是“证据”哦!
        金芹芹同学说:“有时不好意思找消费者协会,也不敢去,就几块钱的事,别人会说自己斤斤计较。”
   “这可不是几块钱的事,这是我们的权利!”季汝慧说道。
家长代表(杨文莉):
        在消费时,我们会让孩子更多地去体验消费的过程,教他们怎样维权,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学习。
老师代表(王征):
        小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消费难题时,不要争吵,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协商解决。

“维权”解答:
        在维权过程中,小学生会存在不知道怎么去维权和不敢去维权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小学生要懂得一定的消费常识,买东西时要选择正规厂家,注意商品上的防伪标志,向商家索要发票,不要买“三无”产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才能保护自己;其次,维权时,首先要找商家和解,和解不成就找消费者协会,也可以跟家长和老师反映。维权本身没有大小,只要鼓起勇气就可以了,即使是一支铅笔、一个打气筒,包括看电影、去游乐场等,都应该争取自己的权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