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与一群小伙伴光着屁股一起玩游戏的时光,脏兮(xī)兮的小手、乱蓬蓬的头发、衣服上随处可见的小窟窿,还有怎么骂也骂不掉的“游戏瘾”……即使是一团黄泥巴也能让贫瘠(jí)的童年充满无限的欢乐。
本期主打游戏
捏黄泥巴
游戏类型:“创意无限”型
流传指数:★★★★★
推荐理由:锻炼动手能力,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创意,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关键还能一较高下哦
游戏王:小顽子
主打曲:“黑泥巴,黄泥巴,你摔的窟窿没我大……”
玩法
捏黄泥巴的玩法很简单,花样却不少,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花样百出的玩具,不管男孩女孩,蹲在路边捏泥巴就成了他们的最爱,怎么玩都玩不厌。
下面就来听听本期游戏王小顽子介绍一下吧!
玩法1:做泥球
那时,有一种很漂亮的玻璃球,虽然很便宜,但很多孩子还是买不起,他们大多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做,去山上捧一堆黄泥,去小河边舀(yǎo)一桶清水,和泥、搓球,大的、小的,一字排开,然后放在外面晾晒。
晒干后,成品上会有一些细细的裂纹,手艺好的球就圆圆的,手艺差点的就什么形状都有。每个人身上、脸上、手上全是黄泥,免不了会招来大人们的几句喝骂,但这并不影响小孩子玩的劲头,一个个乐此不疲。
玩法2:“摔泥炮”,也叫“摔娃娃”
这个玩法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把黄泥揉搓成窝头儿状,把“窝头儿”顶端用手捏得薄薄的,四周捏得严严实实,防漏风,或者把黄泥做成一个有底有边的类似盆的形状,底要做的薄薄的。
捏好了,大家就齐声唱着“黑泥巴,黄泥巴,你摔的窟窿没我大……”把手里做好的“泥炮”重重地向平整的木板上摔去,随着一声声“啪啪”的脆响,一个个“泥炮”就炸开花了,而盆状的“泥娃娃”的底就会从中间破裂绽开,谁的娃娃底绽开的大,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每当这时,一群小孩子,就会一齐拍着手哄堂大笑。
一轮过后,重新把黄泥团好,又开始下一轮的比赛。
小顽子说:“其实,捏黄泥巴,有时还是‘过家家’的游戏里的一部分,很多孩子干脆就全套带上,像沙子、瓦片、木棍,还有树叶等等,花样百出,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想‘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