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打游戏
丢沙包
游戏类型:“乾坤大挪移”型
流传指数:★★★★★
推荐理由:斗智斗勇,锻炼腾挪躲闪的功夫,强身健体,开发智力。
游戏王:大熊(体型庞大,身体弹性好,“十丢十不中”,沙包史上的“闪电侠”一号)
道具制作:找来一块碎花布,剪成六个布面,按一定顺序排列好,用针线缝起来,最后留出一个边用来往沙包里装“实物”,比如:沙子、米粒、黄豆、麦子等,沙包的形状类似正方形,缝制时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哦!
游戏人数:三人以上
场景重现
首先将队伍分成两组,一组负责丢沙包,一组负责躲沙包。丢沙包的队伍一般有两人,互相扔沙包,来回往躲沙包的队员身上砸。躲沙包的队员在两人之间的一定范围内跑来跑去,丢沙包的喊“吊弹”,然后对面的人快速接到沙包迅速“斩杀”中间的一个队员,如果对方接到沙包,就可以多一条“命”,自己用或者救一个已经下场的队员,如果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小心接触到沙包就要换人。
游戏规则似乎很简单,其中的奥妙可不少!比如丢沙包时,可以做一些假动作让对方捉摸不透,无法辨别沙包的方位。一旦碰到假动作高手,任凭对方怎么左躲右闪、蹦上跳下,也无法躲避沙包,当然,躲沙包的人中也有不少“精英”,躲闪功夫堪称一绝!
这不,大熊的“闪电侠”一号美誉可不是空穴来风哦!
据他描述,身形庞大而身手敏捷让他如鱼得水。因为沙包打在身上不疼,反弹之余利用时间差正好把沙包接住,又能得分。这种身材占尽了天然的优势,对方也没招,只能恨得牙根痒痒。
其实,沙包的外表虽然没什么大的差别,但“内心”却大大地不同,有黄豆、毛豆、大米、麦子、沙粒等。其中大米做的“心”最好,你想呀,沙粒太重,一不小心就扔得太远,耽误了捡起的时间,就给了躲沙包队员休息的机会,如果砸到脸上,还会痛得发麻。而没去皮的稻谷麦子做的“心”又太轻,丢起来特别受罪,即使用很大的力气扔过去,还是能被躲沙包的队员轻松接住。
看来,丢沙包的技巧确实不少,斗智斗勇可不是闹着玩的哦!当时要是有个摄像机,还可以来个过程回放,呵呵,那较真儿的劲简直比世界杯还火爆。
怎么样,手心是不是开始痒痒了?不用摄像机,约上几个同学,找一块空地,实地体验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