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也就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这个节日是在1986年确立的,至今快满14岁了呢!
接种疫苗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现在已经普及每个家庭。不过在爸爸妈妈小时候,它还没有现在这样出名。
点子对对碰,本期话题:预防接种有多难?讨论地点:合肥市潜山路小学。
另外,文后还有一个新闻官邀请函,里面是什么内容呢,看看就知道!
过去:别人生病我放假
通过记者做的简单小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都有打疫苗预防针的经验,对这块知识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不过,在疫苗接种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时,我们的爸爸妈妈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王建老师举了她小时候的例子。当时还在上幼儿园,她很清楚地记得,一有同学出麻疹(zhěn),班里就炸开了锅。那时大家都没有接种疫苗,只能采取隔离的办法。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般都采取把孩子接回家,等同学麻疹完全好了才放心送来上学。
现在:出生开始种疫苗
要是有一个同学感染麻疹,其他同学就放假,那可怎么上学呢?现在的同学们,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啦。
张雪梅妈妈告诉我们,现在疫苗普及啦,小时候吃过苦头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种国家规定的五苗,一点可不敢耽误。五苗分别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别小看它们,能预防七种疾病呢,像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有了疫苗的保护,我们身体受到的威胁就小了很多。
怕打针怎么办
接种疫苗是好事,不过很多同学都有怕打针的经历。老师说、爸妈哄,有时候心里还是挺颤抖。是怕疼吗?也不全是。就像程智敏描述的,她觉得打疫苗主要就是害怕一种气氛。疫苗接种站布满了药味,像个古堡,再看到护士戴着口罩,手里拿着尖尖的针,怎么看怎么怕。那如何消除恐惧呢?老师和同学们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可以这样——
易煜(yù)航:给我们精神或是物质鼓励,比如打疫苗时,医院发些糖给我们,也可以发些纪念品。
程智敏:医护人员在给我们接种时应该给我们更多关怀,有更好的服务态度,这才能让同学们不害怕。
伍筱(xiǎo)雪:我觉得预防站应该装饰一下,让它更有童趣一点,这可以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另外,可以将药水制作成卡通形状的药膏,贴在身上,既可以预防,还可以给自己打扮一下,很好看。
徐成云的爸爸:卫生部在这块可以将介绍疫苗的知识制作成卡片的形式,也可以做成有趣味性的动画片,让学生不仅喜欢看,还可以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本报记者 刘形捷 吴丽丽 整理
老师和家长代表 俞春梅 王 建 伍鹏翠 徐成云 张雪梅
学生代表 张令洁 周志昊 易煜航 程智敏 刘心羽 伍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