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杯<<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答题卡 推广
8版:漫画吧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6期  总第20期  2010年06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6期  下一期
试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形捷 日期:2010-06-18

 

答题须知
        1.本次大赛通过填写答题卡(答题卡可复印)参赛。请中小学生认真阅读试题后,将所选正确答案按相应顺序在答题卡前面“○”内打“√”。大赛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赛,在2010年6月30日前将答题卡邮寄到合肥市长江路419号团安徽省委权益部范  收。个人参赛请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邮寄到团安徽省委权益部范  收。
        2.《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详见以下网站开设的大赛专题页面。网上答题请登陆人民网安徽频道  (www.ah.people.com.cn)、安徽青少年网(www.ahyouth.org.cn)、安徽青少年权益网(www.ah12355.cn)、安青网(www.ahqnb.com)大赛专题页面,进行网上答题。
        3.大赛设个人一等奖10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获奖名单将从所有题目都回答正确的答题卡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大赛设组织奖若干,对统一组织学校参赛的市、县(区)教育局、团委和参赛学生达到300人以上的学校,颁发组织奖。所有获奖个人和集体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1.新修订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施行时间为(    )。
        A.2009年12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10年6月1日
        2.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的权利应当受到(    )保护。
        A.优先、特殊  B.全面  C.平等
        3.保护未成年人是(    )的共同责任。
        A.家庭  B.全社会  C.学校
        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聘请、配备人员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青春期教育以及卫生防疫、安全避险等措施的教育。
        A.心理健康教育  B.游戏教育
C.奥数教育
        5.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及时疏散、转移和优先救护(    )。
        A.学校财产  B.学校老师    C.未成年人
        6.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    )。
        A.商业活动  B.学习实践活动  C.体育比赛活动
        7.学校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学生可以采取哪种方式教育?(    )
        A.罚款  B.批评教育  C.罚站
        8.学校处分未成年学生,(    )听取未成年学生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陈述和申辩。
        A.可以  B.不需  C.应当
        9.对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    )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A.可以  B.原则不得  C.不得
        10.《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    )。
        A.未满十四周岁公民的保护  B.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保护  C.未满十八周岁公民的保护
        11.(    )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A.政府  B.学校  C.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尊重未成年人的知情权。
        A.可以  B.一般  C.应当
        1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证适龄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使其中途辍学。
        A.可以  B.一般不得  C.不得
        14.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A.素质教育  B.体育教育  C.应试教育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拒绝接收未成年人入学。
        A.生存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发展权
        16.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保证校舍和活动场所具有符合(    )的安全、卫生、通风和采光条件。
        A.国家规定  B.学校规定  C.部门规定
        17.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对校园内及周边扰乱教学秩序或者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予以制止,或向(    )报告。
        A.公安机关  B.政府部门  C.居民委员会
        18.(    )时,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立即启动突发事件预案,及时疏散、转移和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A.突发事件发生  B.教师缺课  C.学生打架
        19.学校应当通过(    )等形式,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了解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品行和生活情况。
        A.家庭访问、家长会  B.网上聊天  C.手机短信
        20.生产、销售供未成年人使用的食品、药品、用具、玩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哪项标准?(    )
        A.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  B.级别标准  C.使用标准
        21.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    )。
        A.学生证  B.身份证  C.户口证
        22.(    )应当指导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协助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23.(     )应当在学校附近设立学校标志,并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置车辆禁停、警示、限速等标志标线?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24.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    )向未成年人提供。
        A.可以  B.不得  C.应该
        25.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2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A.法律方式  B.各种方式  C.自力救济方式
        27.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  (    )。
        A.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2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坚持哪些原则?(    )
        A.从轻原则  B.特殊保护原则  C.教育、感化、挽救原则
        29.对未成年人进行询问、讯问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通知(    )到场。
        A.老师  B.朋友  C.法定代理人
        30.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    )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可以  B.应当  C.无须
        31.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    )。
        A.受教育权  B.抚养权  C.继承权
        3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对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    )代为监护,并将委托监护情况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村(居)民委员会。
        A.有监护能力的人员  B.同学  C.老师
        33.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
        A.吸烟  B.聊天  C.看书
        34.对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案件,未成年人(    )直接申请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A.必须  B.应该  C.可以
        35.学校(    )以考试成绩和名次安排未成年学生座位。
        A.不得  B.可以  C.应该
        36.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制止未成年人哪些行为?(    )
        A.学习课外知识  B.吸烟、饮酒   C.参加野外活动
        37.学校(    )违反国家规定责令未成年学生停课、转学、退学。
        A.应当   B.可以   C.不得
        38.适龄未成年人(    )接受义务教育。
        A.在自愿原则下  B.在父母同意后 C.必须
        39.对义务教育期间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
        A.开除  B.罚款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40.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    )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
        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41.任何组织和个人(    )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迫害残疾未成年人。
        A.不得  B.可以  C.应该
        4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怎样的方针?(    )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评、教育、惩罚  C.说理、劝服、感化
        4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知识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A.可以  B.无须  C.应当
        44.任何人(    )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不得胁迫、诱骗未成年人参加营利性的表演等活动。
        A.可以  B.应该  C.不得
        4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不得  B.可以  C.原则上不可以
        46.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拒绝招收符合条件的未成年学生的行为(    )及时予以处理。
        A.应当  B.可以  C.无须
        47.下列未成年人的哪项行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应当制止?(    )
        A.打架斗殴  B.沉迷网络  C.参加课外活动
        4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    )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
        A.鼓励和支持  B.允许和赞成  C.预防和制止
        49.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    )制定应对各类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并组织必要的应急演练。
        A.可以  B.无须  C.应当
        50.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增强适应社会发展与(    )的意识和能力。
        A.自我保护  B.提高劳动技能  C.保护他人

 

 

答题卡
        ________市________县(区)   联系电话:________
        学校: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A     ○B     ○C
        2.○A     ○B     ○C
        3.○A     ○B     ○C
        4.○A     ○B     ○C
        5.○A     ○B     ○C
        6.○A     ○B     ○C
        7.○A     ○B     ○C
        8.○A     ○B     ○C
        9.○A     ○B     ○C
        10.○A     ○B     ○C
        11.○A     ○B     ○C
        12.○A     ○B     ○C
        13.○A     ○B     ○C
        14.○A     ○B     ○C
        15.○A     ○B     ○C
        16.○A     ○B     ○C
        17.○A     ○B     ○C
        18.○A     ○B     ○C
        19.○A     ○B     ○C
        20.○A     ○B     ○C
        21.○A     ○B     ○C
        22.○A     ○B     ○C
        23.○A     ○B     ○C
        24.○A     ○B     ○C
        25.○A     ○B     ○C
        26.○A     ○B     ○C
        27.○A     ○B     ○C
        28.○A     ○B     ○C
        29.○A     ○B     ○C
        30.○A     ○B     ○C
        31.○A     ○B     ○C
        32.○A     ○B     ○C
        33.○A     ○B     ○C
        34.○A     ○B     ○C
        35.○A     ○B     ○C
        36.○A     ○B     ○C
        37.○A     ○B     ○C
        38.○A     ○B     ○C
        39.○A     ○B     ○C
        40.○A     ○B     ○C
        41.○A     ○B     ○C
        42.○A     ○B     ○C
        43.○A     ○B     ○C
        44.○A     ○B     ○C
        45.○A     ○B     ○C
        46.○A     ○B     ○C
        47.○A     ○B     ○C
        48.○A     ○B     ○C
        49.○A     ○B     ○C
        50.○A     ○B     ○C
        注:请在正确答案前面打勾,答题卡复印有效。面临暑假,请填写班级时,如果现在是一年级的,请填写二年级,以此类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