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 爱上妈妈的唠叨 成长花语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7期  总第20期  2010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期  下一期
走进爸爸的考古世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固镇县实验小学五(1)班 赵一鸿 日期:2010-06-21

        悠长假期里陪伴我们时间最多的不再是老师、同学,而是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是否在想:从明天起我不仅要与爸爸严厉的眼神朝夕相对,还要24小时与妈妈的唠叨声为伍……
        不用这么紧张啦,巧克力反而认为暑假是个了解爸妈的大好机会,不如试着让你的心离他们更近一点吧。


        考古对我来说,既熟悉又神秘。
        说它熟悉,是因为我的爸爸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我对考古工作的了解要稍微多一些。
        说它神秘,也是因为爸爸的工作是考古。
        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在爸爸的生活中,除了考古,似乎就没有特别重要的东西了。他长年在外,偶尔回家,给我讲的也是工作上的趣事。如果我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观看的节目也大多是有关考古的。
        我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只有了解它,才能了解爸爸的世界。
        “六一”前夕,我参加了安徽青年报组织的小记者采风活动,而活动的地点居然就是爸爸工作的地方——禹(yǔ)墟!考古的神秘之门即将在我面前打开啦!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这个传说中大禹会诸侯的地方,还没下车,我就发现这片“工地”上有一个又一个大坑,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呢?找到了爸爸之后我才弄明白,这些坑都是他们人工挖出来的,叫做探方。走进一看,探方里居然还有很多考古队员,大家在里面不紧不慢地清理着文物,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
        我不禁有些难受,原来这些探方就是爸爸的“办公室”啊!爸爸的工作条件也太辛苦了。
        这时,考古队的队长中国社科院的王吉怀教授来到小记者中间,他告诉我们:410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过大禹会诸侯的盛况,所以,这里的发现都特别有价值。王教授还向我们生动地讲解了神秘的龙纹陶片,工匠制作祭(jì)祀(sì)礼器的“工作室”,4000年前的小麦粒……
        我渐渐听得入了神,眼前似乎出现了4100年前“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bó)者万国”的盛大场面。如果没有考古工作者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祖先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怎么能重现于世呢?
        一扫原先沉重的心情,我又重新打量起了禹墟。这就是爸爸的世界,我终于明白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会像他一样成为考古专家。
指导老师  武春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