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童年 最棒的小木偶 明星档案
05版:快乐正前方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期  总第20期  2010年09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期  下一期
解密非一般的“文具时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丽丽 日期:2010-09-19

        开学了,同学们的学习文具又换新啦:不同卡通形象的橡皮,功能各异的笔,造型独特的文具盒等。大家的“设备”要多“高级”有多“高级”。
        可是你知道父母读书的时候都有哪些文具吗?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小记者张梦婷采访了一下她的爸爸妈妈,赶快来看看她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吧!

        非一般任务: “探秘”父母的文具时代,倡导同学们要正确对待文具
        非一般主角: 张爸爸、张妈妈
        本期“小侦探”:定远县实验小学五(6)班  张梦婷
        任务一:文具类型有哪些?
        张爸爸说: “当时我们的文具品种很少,有文具盒、铅笔、钢笔、橡皮还有一些尺子等,不像现在光是铅笔就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再大的文具盒都装不下,不要说其他的了。我们当时的文具盒只有铁制的,用久了还会生锈。有同学连这个都买不起,就用一个布袋装文具。”
        张妈妈说: “对呀,我们那时候整个班级的文具用品都没有你一个人多。”
        (张梦婷:不会吧?不过也是,就钢笔我都买了十几根了,还有彩笔、水笔等等,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买了多少。)
        任务完成指数:★★★★
        任务二:文具从哪得到的?
        张爸爸说: “我的第一支钢笔是在一次学校竞赛中获得的。记得我刚得到它时心里不知有多开心,每天就像宝贝似的爱不释手。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使用它,直到小学毕业已经不能再用为止。还有我们那时用铅笔用到最后,都会用废纸做一个笔套子把铅笔套上继续使用,你看你们现在……”
        任务完成指数:★★★★★
        任务三:有没有最喜欢的一个文具?
        张妈妈说: “当然有了,我最喜欢的一个文具是你外公出差买给我的一只钢笔,它是一支熊猫造型的钢笔,可爱极了。当时我把它握在手里写字都不敢使劲,生怕把它用坏了。这支钢笔我也用了很久,唉!最后自己不小心给弄丢了。我当时哭了很久,就为失去了一支最珍贵的钢笔……”
        任务完成指数:★★★★★

 


        小记者感悟:经过对比我才知道,我们的文具实在是太丰富了。但同学们却没有好好珍惜这些漂亮的文具。为了跟上“潮流”,在文具还能用的时候就把它们丢弃了,换新的。和父母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和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通过这次的采访,我为自己以前铺张浪费的习惯感到惭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改掉坏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