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奇妙 动物相册 大脚游记
04版:探索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5期  总第20期  2010年09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期  下一期
大脚游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0-09-27

游孔庙 说故事
    中秋、国庆放长假,有时间出去玩喽!去哪儿呢?本期大脚游记带你逛孔庙!
    庙宇里可不是只有“阿弥陀佛”可以听,还可以听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庙宇里也不止只有罗汉、菩萨可以看,还可以看到七十二贤人的雕塑。
    这就是孔子庙,也叫孔庙!
    孔子大家都认识,他的形象被全世界华人牢牢地刻在了心里!世界各地都有纪念孔子的庙宇或者以他老人家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孔子学院。比如咱们的邻居越南、朝鲜、日本都兴建了孔庙,远一点的还有欧洲和美洲!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孔庙一共有一千三百多所!

杏坛
    孔子原本就是山东曲阜(fù)人,这儿是他的故乡。在孔子去世的第二年,曲阜就建起了纪念孔子的三间庙堂。
    几千年以来,孔子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越来越受重视。他的思想成了皇帝们治理国家的依据,他的著作成了学生们读书考试的内容。这座纪念孔子的庙堂也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扩建。
    杏坛又是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孔庙里会设立这样一个奇怪的建筑,四周还种满了银杏树,难道孔子喜欢在这里吃杏仁吗?当然不是!这儿是孔老师教书的讲坛。
    在孔子那个年代,只有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学读书,穷人家的孩子能认识几个字就算不错了。为了让所有人都有书读,孔子三十几岁的时候决定办学校教书!
    他收的学生都是普通家庭的儿郎,并希望这些贫寒的子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开学这一天,孔子家的小院非常热闹,孔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垒土筑坛,还移植了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
    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银杏的果仁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国家社稷(jì)。这个讲坛就取名叫杏坛吧!”
    从此学生们就围坐在杏坛四周学习,孔子就在这里给大家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十二贤人
    传说孔子的徒弟不止三千人,其中有七十二人特别优秀,他们在孔子去世后仍旧积极宣传老师的思想,被后人称为七十二贤人。
    全球很多孔庙都有关于这七十二人的典故展示,却没有一座孔庙像日本长崎(qí)这样,竖起了所有七十二人的雕像,连山东曲阜的孔庙都没有!
    在长崎大埔(pǔ)汀(tīnɡ)这个地方,放眼望去,孔庙是这里唯一的一所中式建筑。走进去一看,迎面的墙壁上写着几个大字:仁、义、礼、智、信。下面还有日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单凭这句《论语》警句,就表达了长崎孔庙欢迎外来游客的友好。走进去,大家的目光就被七十二尊青白石雕刻的雕像吸引,它们和真人一样大小。
    七十二贤人有的拿书卷,有的持刀斧,看上去栩栩如生。见到这些雕像,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名言——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老师不应该对学生区别看待,而要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