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琴》之廖春千相当“打击少女” 华光学校“君级”相当于六年级,文班和武班都要学姓氏课,谁都有必要搞清楚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 教姓氏课的百里长缨(yīnɡ)老师是本校首届毕业生。 百里老师早就做了课前布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调查、上网等手段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谁打头炮?”百里老师环视全班。 最后一排的陶君怡站了起来。 她说:“我了解过了,百里老师的老祖宗是百里奚(xī)。他三十多岁时才在老婆鼓励下出门闯荡,去了不少地方,老混不好。秦王听说百里奚是人才,就用五张羊皮向楚国换,还让他当了相国,人家就叫他‘羊皮大夫’。” “应该是‘五羖(ɡǔ)大夫’。”百里老师纠正道。 陶君怡继续说:“百里奚老婆听说丈夫发达了,就去找他,在相府当了一名歌女。” 汪君茹忍不住插嘴:“百里奚老婆那时青春几何了?” 陶君怡说:“百里奚已经七十几岁了,他老婆大概六十多吧。这老歌女唱的歌大家都听不懂,只有一个人听懂了,他就是那个——” “羊皮大夫!”众人齐声道。 “夫妻俩终于破镜重圆,传为佳话。”陶君怡问,“百里老师,老祖宗奶奶唱的歌,是不是也代代相传给了您?” 百里老师说:“百里奚是我们这一姓的名人,却还不是始祖。陶君怡,谢谢你讲的故事。对你的陶姓,你了解多少?” 陶君怡说:“为什么姓陶,我爸爸也不怎么清楚。我找了资料,原来我祖先是做陶器的。顺便我也知道了,屠君砍的祖先是杀猪的。” “不错,有姓氏来自职业。”百里老师总结着,“还有没有来自别的方面?” 汪君茹说:“商朝以前,有一个汪芒国,后来这个国没有了,这个国的人就以国为姓。” 贺君嘉说:“我听爷爷说,我们本来姓庆,后来有个皇帝年号用了庆字,我们就只好找个同义字,改姓贺了。” “这皇帝太霸道了。”北君马不平道,“‘康熙’是清圣祖玄烨(yè)的年号,用了61年,比谁的年号都长,可还没听说不让别人姓康。不过,我在书里也读到一个跟帝王决定有关的改姓故事。” 大家问:“什么故事?” 北君马说:“周穆王的一个宠姬死了,他非常悲痛,就赐给这个宠姬的家族一个字,让他们全体改姓。” “什么字?” “一个‘痛’字——他不是很悲痛吗?” “那,”屠君砍说,“他要是被蚊子咬了,很痒,也让别人改姓‘痒’吗?” “北君马,”陶君怡问,“我对你为什么姓‘北’颇有兴趣呢。” 北君马回答:“有不同说法。古代有根据住处的姓,北郭呀,北宫呀,北门呀,后来就简化姓北。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张皇后,她的家人仗势胡为。张皇后死后,他们分头逃走,隐姓埋名,往东逃的改姓东,往西的姓西,往南的姓南,往北的就姓北。但愿我跟张皇后没什么关系。” 江君雯说:“我看过家谱,我祖先倒真逃过难。我们本来姓萧,逃难途中渡过一条大江,从此就以江为姓了。” 正说着,只听“砰”的一声。 百里老师问:“什么声音?” 陶君怡说:“一只鞠飞进来了。” 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