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快报 我有一个梦想 我想造一个机器人 我要当一名慈善家 刘老师是我的“偶像”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8期  总第20期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期  下一期
刘老师是我的“偶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0-10-18

刘老师是我的“偶像”

    唐礼娟和徐静静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俩家住一块,经常一块上学,她从读幼儿园起就跟着爸爸妈妈一块来合肥了。
    说到想当老师,唐礼娟还有点不好意思呢,在好朋友的鼓动下,她才肯说出这个小秘密。
    原来,读一年级时,她就想当老师了,每当听到老师讲故事,唱歌谣,就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词句,她的笔记做的可认真了。但当时只是一个念头,也没有很在意,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是在四年级,她遇到了自己的偶像——刘老师。
    “刘老师很漂亮,很温柔,声音特别好听,同学们都喜欢她,都盼着上她的课。我正好是语文课代表,可把我给乐的,我最喜欢听老师讲话了。虽然现在刘老师不教我了,但我还是很喜欢她,我想成为像刘老师这样的人。”唐礼娟有点羞涩地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我的座右铭。”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打工的城市读书,他们被叫做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学校就叫农民工子弟学校。
    常胜小学是合肥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这里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是农民工子女,其中有一些同学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跟父母一块来合肥读书啦。他们每天自己上学放学,从不用家人接送。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这里的同学们仍旧开心地学习着,快乐地成长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