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起来的五彩童年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转笔,用手轻轻一弹,快乐无比。
有人说,童年是一根“竹蜻蜓”,用力一搓,就能飞的好高好高。
也有人说,童年是一个溜溜球,一边闪着五彩的光,一边哼着欢快的旋律。
非一般童年带你回顾童年的那些可以转动的快乐。
手中“金箍棒”——转笔
转转转,转出了笔的乐趣,转出了七彩童年,别看小小的一支笔,还可以让你开心。
说到转笔,玩法可多了,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爸妈中一定有不少转笔高手。
玩法一:将两个小木棍固定地竖起来,准备一支铅笔,不过中间要是空心的哦,这是用来穿橡皮筋的,橡皮筋从中间穿过,两头分别绑在棍子上,要记住,橡皮筋要拧成螺旋状,这是最花工夫的地方,拧的越好,笔就越会像弹簧一样舞蹈。
玩法二:随手拿来一支笔,先由大拇指捏住向下一翘,然后再用食指一按,笔翻了个儿,在手指上转起来。这是最常见的转笔,不过你可别以为很简单,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要让笔转出花样来,学问可大了。高手们有的转得像大风车,有的像螺旋桨,又有的像哪吒的风火轮,转得飞快!
转笔不仅可以使手指灵活,还可以让大脑变得更聪明,不过,上课可不要转哦,下课让你转个够!
越抽越带劲——陀螺
陀(tuó)螺(luó)有大有小,有木的,也有铁的。用木头削的陀螺,中间安一颗钢珠,找来布条、麻绳、桑树皮等材料,任选一种,系在一根木棍上,狠狠地抽动在地上转的陀螺,那嵌着钢珠的小东西便会飞快地旋转,抽得越快,转得越快。还可以展开比赛,两个陀螺对撞,哪个被撞停就输。
记得小时候被老爸比喻我们懒惰就是:怎么跟陀螺一样——不抽就不转,是不是很形象?
“空中飞镖”——竹蜻蜓
竹蜻蜓也叫“飞来飞去”,丢出去还会飞回来,神奇吧!它的形状有“7”字型的,也有“十”字型的,用一片竹子做成螺旋桨的形状,双手使劲一搓,竹蜻蜓就像直升飞机一样升天啦。等它的“动力”耗尽了,又会从天上掉下来,可有意思了。
也有一种叫做“回旋镖”的玩意,只不过它的材料是由三块铁片做成。有的小孩还用来做小机枪、小手枪,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小李飞刀”的姿势,尽管酷呆了,但小翼还是要提醒同学们,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要是把人给伤着了可不好。同学们感兴趣的话,还是选择它的“升级版”——竹蜻蜓吧,它的安全性能可是相当高哦,这个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陀螺”的游戏可是转出了不少快乐。
“线上音符”——田黄牛
“田黄牛”是陀螺的一种,这是一种用线绳拉扯旋转的玩具。
它和普通陀螺的形状不同,是用竹木做的空心竹管,竹管上有小孔,转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也有人称之为地铃。先锯一段竹管,在竹管上挖一个小长孔,再削一支竹筷状的棒,下端短而尖,而上端比较长。然后用薄木板做成两块圆板,将圆板中间挖个洞,用来穿竹棒的,用强力胶把圆板黏(nián)在竹管内壁上下,将竹轴穿插木板中央,另削一块竹片,钻个小孔,用一根长棉绳穿过小孔,缠在竹棒上就可以玩耍了。
后来还出现了一些简单的“造型”,比如一根细线,一个空心的圆形塑料盒子,将线从盒子中间的孔穿过去,不停地用手拉,盒子随着拉的节奏转起来,越来越均匀,非常有意思,不过要让盒子均匀地转起来可要有一定的耐心。
同学们喜欢的溜溜球可能也是由此而来。一手将球用力丢出去,轻轻一拉,溜溜球就像小狗似的贴着地面回来,还发出各种各样好看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