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随我动
“移动的中国长城”——姚明
“姚明姚明,姚明出人意料地再次登场……巨人一次转身勾手,好球!篮球打板入筐,姚明得到了个人今天的第9分……”
最近,2010年NBA中国赛在北京正式开赛,第一场比赛就吸引了万千球迷,这次,他们都在等待一个人的出现。
谁有这么大的魅力?大屏幕上,宣传片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11号,姚明。全场观众为之沸腾。
没错!就是他,小巨人姚明哥哥!这是他休战以来的第一场公开赛。上场19分钟,他就以出色的表现,轻松拿下9分4个篮板。佩服吧?
如果你喜欢运动,热爱篮球,他,当然是你的偶像!
如果你不喜欢篮球,他,也绝对是你的偶像!
篮球之外,姚明哥哥的世界依然精彩!
小时候的理想不是打篮球
姚明哥哥很小的时候,打篮球可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时,他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成为名人,政治家、科学家、将军……只要能跟大事业沾边,他都想当,就是没有打篮球。
很多同学都知道,姚爸爸、姚妈妈都是打篮球的,虽然知道儿子肯定会长的非常高,但当时,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他好好读书,考一所好大学,而不是当职业球员。
据说第一次被推荐给中国篮球的领导时,姚明哥哥也没有表现得特别有天赋,甚至没被看好。当时,在领导要求下,他简单地做了几个动作,转个身,来回走了下步子。当时的他一定没想到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吧。
提到他的身高,你一定特别羡慕,“小巨人”的绰号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哦!
但你知道吗?这样的身高可是让他困扰了好一阵子,为此,他还曾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中国,超过一定身高的小孩乘车就要买票,1米20以下的儿童可以免费乘车。姚明哥哥上幼儿园的时候就1米47啦,他可从来就没有免费乘车的经历。
父母是最好的教练
姚明哥哥曾说:“父母是最好的教练。”
虽然陪他练球的次数扳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但姚爸爸、姚妈妈总是最关键时给他指导,每次比赛结束后,他们一起总结经验,一块谈篮球的技巧,即使到了NBA也是如此。
刚接触篮球时,为了让姚明哥哥更喜欢篮球,姚妈妈带他去看娱乐篮球队表演,那场表演让他觉得篮球也可以打的这么开心。每天下午,姚妈妈把他拉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让他对着篮圈练习,投到一定数量,就会给他买一件礼物。
从父母身上,姚明哥哥学到最多的是诚实与善良。无论打什么样的比赛,他都会给妈妈打电话报个平安,这几乎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还有一个小秘密哦,姚明哥哥是一个特别恋家的大男孩,他说只有上海才是他的家。去了NBA,他还是时常想家,第一年训练结束后,他回家待了20天,可能是太放松了,一下子就胖了近20斤。
如今,姚明哥哥又多了一个身份,光荣地升格为“超级奶爸”,这样一来,他应该更恋家了吧?人们常说,孩子都比父母高,那么,这位可爱的“姚宝宝”会是另一位“小巨人”吗?
“姚式答记者问”精彩摘录:
害怕被新人超越吗?
—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最重要是终点。
比赛遭遇低潮?
—我没什么可说的,篮球不是一项用嘴巴进行的运动,它需要你以行动证明自己。
在NBA呆了那么久,你喜欢过外国什么节日?
—哪个节日放假就喜欢过哪个,放假就能休息啦。
经常玩电脑游戏,你的视力还好吗?
—篮球场28米的范围内还是能看清楚的。
今天的成就是不是靠身高的绝对优势?
—我只是比较好地利用了身高这个工具,放着2米多的身高不用,岂不是太浪费了。
本文由吴丽丽、程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