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快报 我们的农场丰收了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2期  总第20期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2期  下一期
我们的农场丰收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0-11-15

我们的农场丰收了
新闻风向标
    拔萝卜,拔萝卜。嗨哟嗨哟,拔萝卜,嗨哟嗨哟,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好消息!好消息!合肥市青年路小学的校园“开心农场”大丰收啦!这块“开心农场”整个合肥仅此一处,这里不仅有果园和鱼塘,还有菜园。你听,《拔萝卜》的旋律已经响起,校园外还围了一群观众。
    快马加鞭,待小J去农场瞧个究竟。

□吴  林  本报记者  吴丽丽

灵感来源“开心农场”
    走进校园,好一派丰收的场面,小铁锹、小水桶、小铲子应有尽有,还有一片一片绿色的菜地,全校同学整齐地坐在操场上,静听小主持人的指挥。
    为了迎接这个丰收的日子,老师和同学们特别准备了一番,瞧,一个又胖又红的大“萝卜”被拔得东倒西歪,一会儿又是“小稻秧”和一帮“害虫”们的斗争……可热闹了。
    说到这个校园农场,你一定想到了网上的“开心农场”,没错,它们还真有点关系!
    绿色环保是青年路小学的特色,为了让这一特色更好地体现出来,老师们左思右想,决定把网上的农场搬到校园里,师生们一起把学校边上的荒地开垦成一块块菜地,每个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都领到自己的一块“责任田”,由同学们亲自打理,从中他们不仅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尝到丰收的喜悦。如今,这块农场已经耕种将近一年了,同学们把它照顾的非常好,还丰收了好几次呢,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它“趣园”。

劳动收获多
    农场大丰收,当然少不了同学们的辛勤播种,浇水、施肥、拔草、捉害虫,一道道程序都省不了,忙碌起来可辛苦了。
    为此,学校还特别开了科学兴趣班,给同学们讲关于农场播种的知识,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除草,要浇多少水,边教边学边体验。
    五(5)班的袁梦同学说:“我们每天课间都会去给作物浇水、拔草、科学老师会给我们指导,现在我不仅能区别花生、香芋、青菜、西瓜、向日葵,还学会了播种,先用锹把土松好,再用小铲子挖个坑,把种子放进去,盖上土,就搞定了,剩下的就是等它慢慢生长。比网上的开心农场有意思多了!”
    听到这,小J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根据五年级的龚老师介绍,有的同学一开始连杂草都不认识,分不清南瓜和丝瓜,而现在居然学会了大白菜移栽,非常了不起。参与劳动让同学们接触大自然,也给学习带来了很多乐趣。

“花生真甜”
    一粒种子从发芽到结果,这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但也会收获特别多的喜悦,这是同学们劳动的成果,吃着自己种的果实,当然会特别甜。
    这次丰收现场不仅能品尝花生,还有现场挖山芋,同学们一个个早就“摩拳擦掌”,翘首企盼了。
    一位同学开心地跟小J分享了上次“趣园”里收获蚕豆时的情景,她把蚕豆带回家,虽然就几粒,但妈妈把它们做成汤,喝起来特别鲜美,感觉好爽,她们种的可都是无公害食物。
    “这花生特别甜,我要带一把回家给妹妹吃,这是我亲自种的,花生可调皮了,要顺着根挖才能找到。”冯欣晨同学一边吃着手里的花生,一边说。
    抱着一个个又红又大的山芋,捧着一粒粒饱满的花生,同学们吃着,笑着,打闹着,整个校园到处都飘满了瓜果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