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和小子 马粪包“饺子”
丫头和小子,怎么会马粪包“饺子”?
你要以为这是在玩神秘,那可就OUT啦!
你听!“生个胖娃娃……”爸爸妈妈们准能接出下一句。
这就是他们童年的拿手好戏——过家家!
过家家当然要有一个像样的“家”,它们大多被安置在一个土堆旁,孩子们会把它踩得很结实,这样就可以在上面做很多造型,摆一“桌”,设一“床”,添一“灶”。这个“家”可是要一铲子一铲子铲出来,削成城堡,孩子们经常会从自己家里找来煤铲、铝铲子等做工具。不坚固的地方还要不断地拍,里面要有空间,能将溜溜球从上到下滚出来,有的还在“城堡”上插几根树棍儿做尖顶。这样,一个欧式风格的城堡就出现了,看起来像极了现在的沙雕作品,乡村玩过家家的孩子可有不少都是沙雕高手。
不过,他们可没见过什么欧式城堡,这完全是靠想象力造的哦,可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童话世界,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好创意!
“家”做好了,下面就要选“家庭成员”啦。谁当妈妈,谁当爸爸,谁当孩子……当孩子最幸福,可以不干活儿,爸爸妈妈抱着,疼着,给他们做美食,有的孩子会故意哭闹,蹬脚,耍赖……脾气暴躁的爸爸会在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打几下,学着大人的口吻:没看见大人忙着吗?一边玩去,再捣乱,抽你。小孩会装哭,妈妈过来抱着哄哄。但要注意喽,要是“孩子”真被打疼了,说不定她真回家找妈妈去。
说到包“饺子”,这也是过家家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那个年代,过年才吃一顿饺子,过家家就小小地满足一下孩子们啦。包的时候,男孩用土和“面”,和成稀泥状,女孩用草、柳树叶等绿色植物做成“馅儿”。小孩子们一边做一边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有的还不停地擦嘴巴。
听起来是不是很好玩?但这些过家家的孩子也有闹脾气的时候,不一会,说不定有人就耍赖“不玩了”,一个哭,一个闹,“一家人”各奔东西了。
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过家家,也就是“角色扮演”,到现在还很流行哦。时代不同,过家家的“道具”都在不断地升级换代,越来越好看,也更有意思,还出现了专门的商店,它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喽。
尽管如此,每个时代的孩子,从这个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却是相似的。各位爸爸妈妈,也不妨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和回味一下童年的乐趣,大人当小孩,小孩当大人,不仅玩着很酷,还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