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童年不同样 □巢湖市庙岗乡中心小学三(2)班 鲁致远 在妈妈房间的床头柜里,有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她说里面装的都是宝贝。妈妈经常打开它看得专心致志,我走上前一瞧,原来这里面盛满了外婆、妈妈和我,三代人的童年记忆。 外婆出生于1949年,她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打开盒子,这里只有一只小小的铃铛是属于外婆的。听她说,在那个时代,小孩子最梦寐(mèi)以求的宝贝,就是一只能发出清脆铃声的小铃铛。所以,外婆拥有这个小铃铛之后,曾被其他孩子羡慕了好久。 妈妈出生于1976年,在木盒子底层放着一张她小时候的黑白照片,那也是妈妈童年时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妈妈穿着“的确良”衬衫,手里还攥(zuàn)着一个拨浪鼓。脚上那双外婆亲手做的布鞋沾满了灰尘,大概是因为她正站在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上吧。 在我看来,这身打扮一点儿也不好看,可是照片里的妈妈却笑得十分开心。妈妈说,千万别小看这个拨浪鼓,那是曾老太爷从外地带给她的,是她最爱的玩具,别的小朋友连见都没见过呢。 我出生于2002年,木盒子里属于我的东西最多了。除了一支胎毛笔外,还有一大叠彩色照片:有去照相馆拍的百日照,有用电脑制作的合成照,更多的是妈妈用数码相机给我拍的生活照。 照片中的我穿着各种品牌的好看衣服,有巴拉巴拉、米奇、耐克……手中的玩具也是千奇百怪:变形金刚、遥控汽车、小飞机…… 照片的最上面还放着一张碟片,那是我参加学校“六一”儿童节表演时爸爸给我录制的。 拾起外婆的小铃铛,这穿透了三代人童年的铃声依然清脆。我不禁感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生活的变化真大!同样是童年,我们拥有的记忆却是如此不同。 合上这个精致的木盒子,我不禁开始畅想:明天,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指导老师 聊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