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卫士的第一战 猜不透的乞丐 “千古乞丐”武训 我的得力小助手 以德报怨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2期  总第20期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期  下一期
“千古乞丐”武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1-02-21

“千古乞丐”武训
    清代有一位乞丐,备受世人推崇,他得到过御赐黄马褂,名列《清史稿》,文人政客都写文章颂扬他,地方官员还为他立碑建祠堂。当他去世三十八年后,全国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纷纷参加纪念他的活动。他便是被尊为“千古义丐”的武训。
    武训的名气是要饭要出来的!他三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境贫困只能乞讨求生。每次讨来食物,他都先侍奉母亲,因此人们也叫他“孝乞”。母亲去世后,武训便离开家乡四处行乞打工,因为不识字,他曾被恶棍骗光工钱,还遭到毒打。为此他立志要兴办学校,免费教穷人读书识字,改变他们的命运。
    从此武训肩背口袋、手持铜勺,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行乞之旅。
    白天,他牺牲尊严,在闹市中学狗叫、吃蛇蝎、吞砖瓦,博取观众赏钱。夜晚,他不顾辛劳,在破屋中纺麻织线,赚取微薄收入。除此之外,他还四处拾荒、为人送信做媒,竭尽所能赚取每一分钱。
    二十年后,乞丐武训成功地创办了名叫“崇贤义塾”的学校。为了办学,武训省吃俭用,把行乞的积蓄都用在请老师、办学校上。过度操劳的他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受他的鼓舞,一批新的学校纷纷建立起来,例如培育过周恩来的南开大学,陶行知创办的行知学校等等。
    正因如此,武训成为世界上惟一没有受过教育但被载入《世界教育大辞典》的教育巨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