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滋味 湖沟的烧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榆钱饭(节选)
06版:作文大舞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2期  总第20期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期  下一期
榆钱饭(节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绍棠 日期:2011-02-21

榆钱饭(节选)
□刘绍棠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chī)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jīnɡ)条筐。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好的作文不仅要清楚地描述意思,更要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湖沟的烧饼为什么好吃?不是做法有多考究,而是因为它那家乡的风味。榆钱饭真有那么香吗?还不是因为在闹饥荒的年代,它是穷苦人家活命的希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