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海獭 新学期的大红包 时事直通车 本期导读 炫NEWS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期  总第20期  2011年02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期  下一期
做一只海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全椒县江海小学校长 傅 霞 日期:2011-02-28

寄语——百名记者站学校校长寄语本报读者
做一只海獭
□全椒县江海小学校长  傅  霞
    海獭(tǎ)属于鼬(yòu)科动物,生活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科学家说,海獭在智能上甚至超过类人猿,从它们的捕食方式上就能看出来。比如,在捕食海胆的同时,海獭会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然后,它们会平躺在水面,将石头放在肚皮上,再用两只前爪抓住海胆,用力地往石块上砸,直至将海胆坚硬的壳砸破。这样,他们便可以享受鲜美的海胆肉了。
    不过,令科学家惊叹还不止如此,海獭对成功捕食时间的把握更是十分准确。它们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也就是说,在这4分钟里,它必须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就会溺(nì)死在水里。对于海獭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一次的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正是因为如此,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一秒钟都不敢耽误。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它们没有任何强过海里其他动物的器官或武器,也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其实,人生的时间并不短,我们的时间何止一千个一万个4分钟?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不知道在一个个分秒走过的时间里做些什么的时候,不妨学做一只海獭,给完成目标定一个期限,让自己时刻都保持着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件事。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怨天尤人,也没有机会犹豫不决。

    傅霞:全椒县江海小学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滁州市优秀教育专家。曾荣获“省优秀教师”、“省学陶师陶、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市优秀专家”、“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市首届十佳校长”等称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