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光环是因为曾经勤奋而得来,没有钻研和奉献的精神,那些名人连人名也不会留下。
寻找徽文化
访山访水容易,这寻找安徽的名人,究竟该往何处去呢?昊昊来揭晓,当然是安徽名人馆啦!“寻找徽文化”安徽名人馆之行一锤定音后,昊昊和学生记者们走进了历史中的辉煌人物,零距离接触安徽众多名人。想一饱眼福,那就跟随昊昊的脚步吧!
安徽名人馆之行
合肥市大蜀山脚下,松柏挺立。绿荫深处,“安徽名人馆”的匾(biǎn)额格外醒目。进门之后,正对门的墙上,写有安徽历史名人和安徽名人馆的介绍。一旁安徽地图上则密密麻麻标注着历史名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呢,有周瑜、老子、曹操、华佗等等。一口气数下来,总共有50位名人呢。
“安徽历史上的名人远不止这些哦,受场地限制,这只是我们选择的最有影响力的50位而已。不久,安徽名人馆将会修建更加完善的展馆,那时候将会展出更多的名人。”名人馆的管理人员告诉前去参观的学生记者们。
走进展厅,一位位形象逼真、表情生动的蜡像人物陈列在两旁。他们的服饰、发型仍旧保持历史上的模样,他们或坐,或立,神情、动作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历史画卷。展厅共分两层,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赤壁之战”——一艘巨型战船停泊在水中,站在船头的曹操凝望着对岸,随着他的神眼看去,周瑜和披盔戴甲的将士们正站在那儿。没有炮弹声,没有厮杀声,但是已经吸引了每一位学生记者,大家无不为之惊叹!
另一位引得学生记者和游客不忍离去的名人则是戚继光。原来工作人员把戚继光英勇抗日的事迹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了。大家如同看电影一般,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这位抗日英雄。
名人馆内,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名人都专门制作了人物简介,游客们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该人物的生平事迹。学生记者不时在人物蜡像前驻足,欣赏完人物之后也不忘细细读完简介,还不时发出感叹,“哇,太厉害了,真想不到这些都是他的功绩!”
结束对所有名人的参观后,学生记者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当问到对谁的印象最深时,学生记者们嗓门可亮起来了——
我最喜欢包拯了。不过说真的,包拯长得真不怎么样,这是电视给我的印象。今天,我拍到了名人馆里的包公,可还不是那样。他的脸黑得如烟熏火燎一般,不仔细看,简直就像一个黑坛子放在肩膀上;两只眼睛大而圆,瞪起来,白的多,黑的少,令人害怕。不过害怕的都是坏人,一心为民的包拯深受老百姓的爱戴,都尊称他为包青天呢!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名人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当外国铁路工程师都对京张铁路束手无策时,是他出色地完成了铁路的修建工程。今天,我们能坐着高速列车在祖国大地上驰骋,探亲访友,游山玩水,那都是他的功劳!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科技知识,只有科技才会让伟大的祖国强盛!
合肥市蜀山区华府骏苑小学六(4)班 陶笑然
我最感兴趣的也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名人馆内,我看到在简朴的书房里,一旁的书童已经熟睡,而他还在秉烛办公。历史上的包拯就是这样一位无时无刻不心系百姓的好官。
在开封府任职时,包公作出了新的规定:大开正门。凡是告状的,都可以直接见官,面陈案情,任何人不得阻拦刁难,破解了很多冤案。“百善孝为先”,这位受人景仰的清官还是位大孝子。考取进士之后,他没有立刻去做官,而是陪在父母身边,直到双亲去世,才离开故乡赴任。
为了纪念包公,家乡的人们在风景优美的包河公园香花墩小洲上,建了一座庄严古朴的祭祀——包拯专祠,全称“包孝肃公祠”。
合肥市琥珀小学三(3)班 司 响 指导老师 王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