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 交出你的废旧电池 最爱的春天 本期导读 炫NEWS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7期  总第20期  2011年03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期  下一期
学海无涯乐作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1-03-28

寄语——百名记者站学校校长寄语本报读者
学海无涯乐作舟
    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既盛开着美丽的鲜花,也长满了挡路的荆棘。说起学习的苦与乐,不少同学肯定皱起了眉头。
    学习快乐吗?不快乐。你看,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nánɡ)萤夜读”等苦读之范例,可见读书之苦。
    有的同学甚至会想到,数学迷宫让我眼花缭乱,天天作文让我绞尽脑汁,英文单词枯燥难记,各科作业堆积如山。在我家里,晚上睡得最迟的是我,早晨起得最早的是我,负担最重的也是我,考试考不好挨批评的还是我,快乐从何说起呢?
    我们不禁再问,学习还有快乐吗?当然!知识对于人生,尤如妈妈的乳汁对于我们的身体,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满足,这就是一种快乐。高尔基说过,我对待书本,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孔子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都是古今中外名人对读书价值的理解。你能说这不是快乐吗?
    安徽的黄山是中国四大地域文化之一,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西递有这样一副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作为知识的求索者,如果你能怀着快乐的心态,将读书学习的“苦与乐”两者兼而有之,那么,离“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还会远吗?

    王元平:定远县建设小学校长,滁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徽省优秀校长,省级教育科学重点结题课题《班队活动与学生个性发展》课题组组长,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