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曾经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什么曾打湿我们闪亮的童心?是什么让我们拉起彼此的小手?回忆童年的点滴,曾经熟悉的旋律是否依然会在耳畔响起——
垃圾筐的奇妙“演变”
生活处处有学问,这可一点也不假!瞧,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李天爱就是一位典型的生活观察家,她不仅细心观察,还认真思考。正是如此,她的手工发明“简易垃圾筐”就诞生啦!你可不要小看哦,这个小发明不仅能让你开眼界,说不定,未来的环保生活就离不开它了!赶快来一睹“庐山真面目”吧——
姓 名: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二(5)班 李天爱
才 艺:手工制作
作 品:简易垃圾桶
指导老师:张 鲲(kūn) 齐少国 彭 超
作品简介:
现在,人们使用的垃圾桶多为圆形开口或小口径方形的塑料筐,但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套在垃圾桶上的垃圾袋并不会总是和垃圾桶契合,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大了容易浪费,小了又不容易套上。
李天爱同学的“可以充分利用垃圾袋空间的简易垃圾筐”就是专门解决这些问题的!这是一个类似马扎的内外双框体结构,内外框中间用螺栓连接。套垃圾袋时,可根据垃圾袋大小调节内外框,调节好再用螺丝固定。固定好后,垃圾桶的开口成长方形,能最大限度利用垃圾袋容积。当然,在菜场、超市购物时用的大小不一的塑料袋也可以套在这个垃圾筐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才艺解码:
李天爱活泼可爱,平时不仅喜欢舞蹈和弹钢琴,还对生活里的学问非常好奇。说到这个可折叠的垃圾桶,灵感就是来源于生活!
家里有个方形的塑料垃圾桶,妈妈每天都要换装垃圾袋,为了不浪费,妈妈将废旧塑料袋都用上,可是塑料袋大小不一,有的装不上,有的又大了,嘟嘟囔囔的,非常不方便。看到这些,小天爱的好奇心就“作怪”了,她想要是能有个垃圾桶可大可小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她玩马扎时,忽然有了灵感。马扎可大可小,要是把垃圾桶改装成马扎的形状,一切问题不就能解决了吗?爸爸妈妈和老师听了她的想法,都非常赞成。于是,简易的可折叠的垃圾桶就出现啦!
刚看到这个作品,你一定很好奇:垃圾桶怎么成了马扎?现在,你全明白了吧!当然,小天爱还根据实际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它做了一些改进,如果你也有这些疑惑,下面,就听她来一一解答吧——
垃圾重,可能会塌——
解决:我们在中轴处改装了个卢栓,既可以根据垃圾袋大小调整桶的大小,又可以固定支架。
垃圾袋太长,可能支撑不起来——
解决:将马扎的下端改成可伸缩的拉杆式,并配卢栓固定。
小天爱说:“只要细心观察,奇思妙想就在我们身边!我还会不断完善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