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历史和智慧,“寻找徽文化”找寻的是安徽的历史,探寻的是安徽人的智慧。发现前人的创造是为了继承和创新,徽文化离不开你!
寻找徽文化
我家住在符离集
这是一只很普通的鸡,和天下所有有着尖嘴和利爪的鸡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家住在符离集,便被戴上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符离集烧鸡!也因为如此,它还登上了“中国四大名鸡”之首的宝座。
从“草根”到“一线明星”,这里凝聚着宿州人智慧的结晶,背后的故事你一定感兴趣。
17年前,考古学家在江苏省徐州发掘的汉墓中找到了一个古老的坛子,坛盖的封条上写着“符离丞印”四个大字。坛子里面还有一些鸡骨头。由此,揭开了符离集烧鸡两千多年的家族史。
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一道菜,好吃的菜!好吃就要有讲究,菜的原料和工序都不能含糊。一般只有那些健硕肥壮的公鸡才会入选。这些公鸡们经常奔跑飞翔,充足的运动让它们的身体格外棒,肉好吃,而且营养丰富。
有了这些好原料,离美味的成品还很远,中间还需要15道工序。有些工序虽然简单,可是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才能精准地把握。其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炸鸡,对颜色就要求很严格,炸久了或炸嫩了都不行。炸好之后还要连同13种名贵香料配成的陈年老汤一起卤煮。这个卤煮的火候也是一项高难度工艺,煮烂了自然不能过关。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符离集只是一个乡镇,但这香味可是传到了大江南北。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尝过这道菜后都赞不绝口。当然,还有那些小“馋猫”们,提到符离集烧鸡,劲头可大了,忍不住就要流口水啦。
符离集烧鸡看起来就不会让你失望。打开包装,鸡腿被盘进鸡腹中,一翅反背其后,一翅从嘴中穿出,其造型称“九龙八挂”,很有卖相。(秦雨情)
远远望去,烧鸡外皮流光溢彩,仿佛是撕下一朵金黄的火烧云,颜色十分鲜艳,就凭这一点,足以勾起大家的食欲。菜一上桌,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一丝一缕钻入鼻孔,令人食欲大发,垂涎欲滴。(李蔚然)
鸡肉嫩而软,用筷子轻轻一夹,一小块肉就被夹了下来,雪白雪白的,直叫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放进嘴里,浓香味更重了!肉咬烂了,那丝还连在一起,再嚼几块脆骨,喝一口配着的热汤,简直令人回味无穷,让人吃了就停不住嘴!(沈乐荑(yí))
以上稿件由宿州市雪枫小学六年级学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