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硅(ɡuī)步,无以至千里!有时候,一个细节,一个简单的零件就能决定成败,一份微小的力量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你行你秀
救援机器人的诞生
日本地震核泄漏修补、火灾救援、火星采矿石……一系列难题不仅给大科学家们带来挑战,咱们的“小科学家们”也对此忧心忡忡。
经过仔细研究和琢磨,在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的校园里,以队长杨旭东为首的“科技三人组”制造的“救援机器人”顺利诞生,在刚结束的合肥市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上获得最具创意奖,成功晋级省级比赛。
机器人如何救援?咱们还是请队长杨旭东来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吧——

姓 名:六(4)班 杨旭东(左) 二(2)班 洪文杰(中) 六(1)班 黄亚军(右)
才 艺:制造机器人
作 品:救援机器人
指导老师:洪 福
才艺宣言:科技制造容不下半点含糊,每一个细节都要耐心处理!
才艺简介:
救援机器人是杨旭东和两名队友合作完成的,在洪老师的带领下,洪文杰、黄亚军和杨旭东组成三人团队,由杨旭东出任队长。洪老师告诉小编,三人的动手能力都很强,平时就喜欢做些小东西,一有空就到学校实验室,对着机器人图纸琢磨,变形金刚、奥特曼等都是他们特别喜欢的动画形象。尤其是杨旭东,他可是一个狂热的机器人迷哦。
说到这个救援机器人,灵感主要来源于最近的日本核泄漏,他们想制造出一个机器人在灾难发生时,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高层建筑物着火,可以派机器人去灭火;日本核泄漏,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去现场修补,甚至还可以去火星采矿石……
小编听着瞪圆了眼睛,杨旭东笑着说:“它的功能就是这么强大,虽然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但一定可以成功。”
这次比赛,他们的作品获得最具创意奖。经杨旭东介绍,相比四轮机器人而言,救援机器人的六个轮子装备显然更具创意。这样的小改进可不是大家心血来潮,这是经过多番试验,有了六个轮子,机器人行动会更加稳当。有趣的是,它的肚子里还可以装很多的小机器人,救援需要时,可以随时发射“援兵”。
才艺解码:
作为队长,杨旭东说他很小时,就对机器人制造感兴趣。来蚌五小读书,也是源于当时学校有个出名的机器人培训班。
他兴奋地告诉小编,他从小就被动画片中的机器人所吸引。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他平时只能动手做做小东西、画画图纸等来满足自己的兴趣。
在学校的机器人培训班里正式学习后,他对机器人的兴趣更加浓厚,一有空就琢磨。现在家里还真出了不少“改造”成果,比如:家里的电风扇、遥控器、电视机等等,出于对它们的构造好奇,他可没少“折磨”它们,装了拆,拆了装,甚至有的拆了还装不回去,但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
杨旭东还不忘告诉喜欢机器人制造的同学,做机器人要特别细心,注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零件都很重要,按照指标规定一个个去做,一遍遍尝试,才会成功!
正如洪老师所说,做机器人首先就是要有对这方面的爱好,其次要反应快,有耐心,同时还要敢于大胆地想象。
救援机器人完整模型

杨旭东和队友在安装机器人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