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寻找徽文化 江边的守护神 江水澎湃,江畔风景怡人,迎面拂过的微风仿佛诉说着几百年来迷人的传说。 长江仿似一条碧带蜿蜒在江淮大地,临江的安庆古城宛如一叶扁舟荡漾在江面上。江里的蛟龙总是不安分地兴风作浪,让整座城在江水中摇摆,偶尔还要滋生出一些人员伤亡。为了让这艘“船”能够稳稳当当地停泊在江上,也为了让更多的生灵远离江水带来的苦难,人们在“船”上竖起了桅杆,镇住了水中的“妖怪”,安庆古城从此便太平了。这桅杆在长江边,风里来,雨里去,护卫宜城已过四百多年。这桅杆就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迎江寺院内的振风塔。 塔之形 矗立在长江之侧四百多年的振风塔,已经布满了沧桑和沉重,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过客,目送着渐行渐远的江水——以同样的高度,不变的外形,一致的面容。 她一身白墙灰瓦,七层相叠,层与层衔接之处有飞檐作为装饰,一层有八面八角,每个角都有一个造型奇特的怪兽口叼风铃。轻风滑过江面,脆铃悦耳动听的声音便漫开了。每一层都有可供游人观赏长江美景的进出门和观赏台。一个楼层一种风景,每一种都美不胜收。不过小编得提醒你哦,塔上的观赏台没有保护措施,同学们可不能一个人单独行动哦!有美景,当然不能一个人独享,还是让家人陪你一起吧! 塔之魂 振风塔属于佛塔,建造者也是佛家人士。无论是外形结构还是内部的装饰布置都充满了浓浓的佛学底蕴,迎江寺里还有专门为游客准备的素食呢。 常听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tú),“七级浮屠”就是佛家最雄伟的建筑了,振风塔有七层的规模也是根据这个佛家理念来设计的。塔内每层都供奉着不同的佛家人物,有如来佛祖、观音、弥勒佛等各路神仙。在塑像两边还有提醒世人的名言警句呢。 如同一位经历世间轮回变幻的老者,她波澜不惊;如同一位看破红尘恩怨是非的智者,她悲喜无忧。振风塔几百年如一日守卫着安庆,并将一直守卫着安庆的未来。 塔之感 踏上寺院的台阶,一股浓郁的香火味扑鼻而来。人们虔诚地或双手合十,或跪下叩拜。我抬头仰望,古塔像是一个直立的圆锥体,造型别致,八角玲珑,高耸入云,真是壮观极了!要进塔了,就看见那陡峭的阶梯。楼梯斜铺下来,楼道又黑又窄,虽然右侧有铁栏杆,可我们还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小心翼翼,敛气屏息,侧身前进。扶着斑驳陈旧的铁栏杆,脚下是凹凸不平的青石砖,历史亦近亦远,仿佛我正穿梭在时空的隧道。 (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六(4)班 冯家苇) 塔里有许多佛像,还有很多文明标语,庄重严肃的气氛瞬间让一切都寂然静止。每爬一层,我都会停下观赏长江和塔内的佛像,楼层越高,长江似乎就越大,这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吧?眼前是奔腾东逝的江水,身后是历经400多年风风雨雨却仍旧挺立的振风塔,如此坚固的她证明了宜城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想到这儿,自豪感便深深地将我笼罩…… (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六(4)班 汪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