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出来的艺术品 超级大头王 《功夫熊猫2》
05版:非一般童年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5期  总第20期  2011年05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期  下一期
捏出来的艺术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1-05-23

我型我秀
捏出来的艺术品
    陶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作为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中国对世界陶瓷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你看,在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就有一群陶艺文化爱好者,一个个作品栩栩如生,别提多有意思了!这次,来“我行我秀”舞台的就是一对陶艺小搭档,一起来看看他们捏出来的艺术品吧——

校园之星小档案
    姓    名:三(2)班  陈高远  四(1)班  范紫彤
    才    艺:陶艺
    作    品:海宝系列等
    才艺宣言:喜欢一门才艺,专注于它,不断创新!
    指导老师:张  旭

才艺简介:
    陶艺课是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可以选修这门才艺了。陈高远和范紫彤就是陶艺爱好者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进步程度可非同一般,他们已经参加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还在第三届全国陶艺教育作品展上获得一等奖。这不仅让他们长了见识,还见到了不少陶艺高手。
    这次展示的作品是他们合作完成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海宝系列啦,你看出来了吗?是不是特别逼真?这是他们在参加学校举办的“童心看世博”活动上展示的,他们很喜欢海宝,觉得特别有趣,也很可爱,就打算捏出一套海宝系列。瞧!在他们眼里,海宝活泼可爱,神态千变万化,还有那灵动的身姿可是别有一番乐趣!
    听张老师介绍,让他们搭档,主要是考虑两人在捏陶艺方面可以互补。范紫彤特别有想象力,这是捏出一件好作品不可或缺的,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才能让作品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陈高远在技法上很熟练,这可是保证作品成功的基础,打好了基础,才能进一步发挥想象,游刃有余。他们还搭档完成了很多作品哦。


才艺解密:
    要说他们最感兴趣的一门课,陶艺课一定跑不了!每次上陶艺课,他们就迫不及待来到学校陶艺馆。陈高远告诉小编,上陶艺课可以无拘无束,自己动手,自由发挥,想捏什么就捏什么,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一块块陶泥捏在手里特别有感觉。
    练泥、盘余、泥扳,他从老师那里学了不少制作陶艺的技能。瞧!他先捏出长方体,加上屋顶,再开一扇门和一扇小窗户,一座房子的模样就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装饰墙面和屋顶,还在房前屋后种上大大的蘑菇,看,像不像“小红帽”住的房子呀?他还给小编展示了一下!
    而对范紫彤来说,陶艺课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一块块陶泥在她手里搓、捏、拉、团,一会儿被打平、垒高,一会儿被滚圆、拉长,一个个灵感不断激发出来,大公鸡储蓄罐、好看的鞋子、漂亮的花瓶等等,都被她的巧手制造出来了。她说看着一件件作品从自己手中诞生,还带着泥的味道,有一种成就感,别提心里多高兴了!上陶艺课,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当全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这可是需要很大的体力和耐力哦。
    说到灵感来源,这当然少不了平时生活的积累,观察多了,捏的时候,灵感就自然地冒出来啦。捏的时候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小创造,就更好了。
    捏陶艺最主要的就是专注和创新,这两点也是同学们应该向这对小搭档学习的地方。有时,他们一捏就是几个小时,边捏边改进。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不仅按要求完成,还经常加上有趣的点子,比如:捏一只小鸡,他们会在上面多捏出一些图案,这么一来,一个普通的作品看上去就很有个性。
    捏出来的才艺,你有兴趣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