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芜湖路74号 沙漠里的“微笑”泉 我的节日我“摆谱”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4期  总第20期  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期  下一期
探秘芜湖路74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1-09-19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探秘芜湖路74号
    传说,在省会合肥有一座宝藏。这座宝藏惹得江湖沸沸扬扬,霎时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寻着探宝之路而来。今天昊昊已经是第六十八次被拦下来问路了,昊昊不得不向来人回答——
    “合肥市芜湖路74号!”
    刚答复完,只听此人大喊一声:“出发——”这一声只惊得地动山摇,昊昊猛然醒来,原来这只是一个梦。
    合肥市芜湖路74号?宝藏?

文化档案
    昊昊找来地图,原来芜湖路74号是安徽省图书馆呢!呵,这是一座巨大的图书宝藏,还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呢!
    打开网页,原来省图书馆内有240万册藏书,拥有近一百年历史(1913年创建)的省图书馆搬过好几次家了,现在的省图书馆可以同时容纳1400多人坐下来阅读。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书籍,图书馆还专门设置了计算机查阅功能。当然,如果你想网上看书也是没问题的,那就上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吧!

文化现场
    解梦工作仍旧没有结束,宝藏现身,可是来探宝的究竟是谁呢?答案还是让合肥市包河苑小学六年级学生记者来揭晓吧!
    9月9日下午,我们几位大队委:许雅文、我、许静蕾、沈志翔一起去拜访了省图书馆,想在那里了解安徽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当然,我们还需要像记者一样完成采访任务呢!揣着一颗好奇心,一路忐忑,车子到了,省图书馆的采访活动也开始了……
    吴迪在她的采访实录上这样写道。这会,相信你对前来探秘宝藏的人也都知晓了吧。话说,昊昊可是一路跟随着他们的。
    在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程阿姨的带领下,学生记者们参观了图书馆的各类藏书,每到一层都迫不及待地去翻看书架上的书籍。令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关于徽文化的部分。学生记者们很快圈定了自己喜欢的徽文化部分,或是翻看书本,或是采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那可谓各显神通啊!
    许雅文看到了忙碌的工作人员便走了上去,一个接着一个问题;许静蕾仔细查看着文献;吴迪甚至拿出了随身笔记本,将重要的资料抄录在册;唯一的男记者沈志翔则显得很沉着,他来来回回在徽文化阅览室走上一遍,总结似的对昊昊说:“右边的书籍是各地方的年志,左边的是安徽历史名人留下的著作和他们的个人传记等。”
    学生记者们还拿出了各自的徽文化研究和昊昊一同分享呢。
    我在地方文献研究室看到了木雕,这是一项让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我发现,每个笔筒上都雕有松树,松树也是徽州的代表呢!它就像徽州人一样坚强、可爱、质朴。我最喜欢的竹筒雕刻是一家人在乐器演奏:他们有的吹箫,有的弹古筝,有的打竹板,一位老人坐在松树下笑呵呵地聆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整个场面十分温馨。我想这个雕刻应该是反映了安徽人孝顺、和谐的美好风尚吧。(许雅文)

文化留声机
    安徽省图书馆已经成了徽文化的一部分,而这座宝库中还包容着大量关于徽文化的书籍。这座宝藏等着每一个爱好读书,喜爱徽文化的读者前去获取财富。
    昊昊得知,省图书馆自今年暑假开始,已经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啦!新鲜好书,统统一网看尽!
    人们都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对,那是一座精神财富搭建而成的天堂,一座可以让每一个人都精神富有的宝藏!
    宝藏?这到底是不是梦,昊昊也犯糊涂了……
我们又看到一本好书了
我正在采访小读者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