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找电邮 画中城 多功能教室 披着狼皮的羊
06版:作文大舞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4期  总第20期  2009年09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期  下一期
信件找电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潜山路小学五(3)班 王逸品 日期:2009-09-21

        “这个‘电邮’……”
        “信件”边走边嘟囔着,“害得我什么活都没有了。今天我非让它把话说明白,还让不让我这个老头子干下去了?”
        作为语文王国里的“活化石”——“信件”,它还是无法忘怀自己曾经的辉煌和显赫地位。
        古时候,人们就开始使用它了。那时的“信件”风光无限。
        大将把“信件”交给送信人,并补上一句:“六百里加急!”
        每当这时,它的威信可想而知。
        如今,“信件”大势已去。人们渐渐冷淡了它,它的工作越来越少。只有要寄实物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它。
        这让“信件”很奇怪,也很伤心。
        它来到一家公司。
        一个人说:“把这个发给小李!”
        “信件”一阵暗喜:有活干了!
        哪知另一个人往电脑前一坐,敲了几下键盘后:“发去了!”
        它看得眼都直了。
        这太可怕了!
        它不想退休,于是它找到了“电邮”。
        “年轻人!你不去抢别人的饭碗,干嘛抢我老头子的?”
        “电邮”笑眯眯地向它解释起原因来。
        原来,人们冷淡“信件”是因为“电邮”的方便快捷。
        比如,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从合肥发往北京,要是邮寄“信件”,至少需要几天。而“电邮”呢?就算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也是即发即到。
       “信件”听着,不说话。
        “电邮”看出了“信件”的不开心后,又告诉它,关键时候,“信件”还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需要原件时,    “电邮”就没辙了,那就还得“信件”亲自出马,因为“电邮”只能寄虚拟的东西。
        听到“电邮”的解释,“信件”明白了过来。
        它决定和“电邮”一起并肩作战,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指导老师 俞春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