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一个人,会被一个人赞美;为一方人民造福,就会受到一方人民歌颂。
怀远城中寻大禹
□本报记者 小 J 许 龙
学生记者 怀远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子境 钱颖洁 计翔宇 年宇辰 周哲宇
在美丽的淮河中游,坐落着一座小城——怀远。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之地。相传,夏部落首领、治水英雄大禹,曾在这里娶妻生子、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美丽传说。踏着历史的古迹,本报学生记者一行,登荆山、观禹庙,游览古今,寻访古涂山里的大禹。
文化档案——
中文名:大禹
别 名:姒(sì)姓,名文命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县)
职 业:政治家
主要成就:大禹治水
采访前,昊昊特地查阅资料,得到上面的一组介绍。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水神”,他因治水有功,而被后人广泛赞誉。大禹不同于一般的神话人物,据后世的许多史料记载,确有此人。在怀远,涂山的大禹传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几岁的黄口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知道涂山娶妻、劈山导淮、禹会诸侯的古老传说。坐落在涂山的禹王宫,两千多年来,一直接受着古今中外探访者的朝拜。
文化现场——
翻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昊昊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座古城里到底有多少大禹留下的足迹?我们一起爬上荆山,参观大禹石像;游览大禹文化广场,寻访浮雕里描述的神奇故事。当昊昊还在疑惑的时候,同行的学生记者们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原来,身为怀远人,他们早就胸有成竹。
听 涂山娶妻
来自县旅游局的导游梅姐姐告诉我们,大禹一生最光辉的时候是在怀远度过的。传说,在淮河边,有一个以女性为首领的部落,首领就是女娇,她美丽又善良。后来,大禹就娶了她,而涂山就是他们结婚的地方。大禹为了治水,投入全部的精力,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妻子十分想念他,在山顶上眺望,长年累月竟然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这就是“望夫石”。现在,荆山的大禹像和涂山的女娇石相视而立,有意思吧。(三(2)班 吴子境 五(1)班 钱颖洁 指导老师 张玉凤)
观 劈山导淮
在荆山的半山腰处,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石像,这就是大禹的雕像。像高9.5米,重20多吨,大禹头戴冠笠,手握神耒(lěi),脚踏俯首被擒的水怪,目视安澜(lán)的淮水,气宇轩昂。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用神斧把山劈成了两半,一座是现在的涂山,另一座是荆山,这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河叫淮河。(四(1)班 计翔宇 指导老师 张 杰 六(1)班 年宇辰 指导老师 陈 芳)
梦 禹会诸侯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后来,他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举行了隆重而又热闹的庆祝活动,以表扬大禹的丰功伟绩。在大禹文化广场,树立了六面大型浮雕,每个浮雕上都描述了一个关于大禹的小故事。在禹会诸侯的浮雕前,我看到了一个伟人的形象,大禹高高在上,接受众人的朝拜,特别有范。(三(4)班 周哲宇 指导老师 魏东娟)
文化留声机——
即便留下许多有趣的传说,可是大禹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一直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怀远县旅游局局长计春旺叔叔告诉学生记者们一个重要的消息。相传,位于怀远县禹会村就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组织多次考古发掘。2009年10月,发掘出土了白陶鬶(ɡuī)、黑陶杯、夹砂陶盉(hé)等礼器,以及史前小麦等重要文物。专家们认为,禹会村遗址可定性为大型祭祀(sì)性遗址,能说明其与大禹治水、会诸侯等活动密切相关。
计叔叔高兴地说,禹会村遗址发掘迹象表明,我们离大禹时代历史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传说中的大禹,生活轨迹正在被一点点发现和验证,这实在是件激动人心的事。
小贴士
耒:是指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鬶:古代一种器具,用来盛汤或酒,它有三只空心站立的杯脚。
盉: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它有圆圆的大肚子,一般有三只或四只杯脚,用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