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子”甜品栈 提着灯笼的鱼 爱是妈妈写的诗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4期  总第20期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期  下一期
“红帽子”甜品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2-12-10

    童年总是抹过了蜜,除了美美的回忆和响亮的笑声,当然还有嘴里那甜丝丝的味儿。童年,有谁不爱甜食!
寻找徽文化
“红帽子”甜品栈

    你能逃出甜食的魔掌吗?巧克力、糖果、冰激凌……逃不出就乖乖投降吧,一起把童年放进蜜罐里!昊昊今天要带你前去甜品小栈——庐江,介绍一款戴着“红帽子”,扮相十分特别的甜食。

“小红头”粉丝多
    玻璃球大小的一个面疙瘩,活脱脱一个小白胖子,尖尖的那一端涂上一点红,“小红头”就在你面前卖起了萌。“没错,这面疙瘩虽不起眼,美味却藏在里面,那是用白糖、糯米、桂花、青红丝、核桃仁、植物油等原料蒸制出来的馅料,躺在白亮亮的面皮里,惹出了所有人的口水来。”你听听,还是“小庐江”最有发言权。
    “吸引我们的,除了一点红惹出的食欲,还有包装‘小红头’的小竹笼。”庐江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五(3)班范昱伟一打开话匣子,可就收不住啦!“小竹笼可有卖相了,男孩子都把它们当成玩具,让它们化身蛐蛐笼!”

“小红头”有故事
    如果一不小心把“小红头”叫成“老红头”也无妨,因为它已经流传了250多年,它的成名和清朝时一位庐江的将军有关。这位名叫吴筱(xiǎo)轩的将军征战沙场,厨师为缓解将军的思念之情,常做油糖烧卖这道家乡名点给他吃。官兵们也常常有份,大伙发觉吃过后,食欲大振,吃得多,体格壮,打仗士气也旺盛。
    凯旋的吴将军把油糖烧卖当做贡品进献给朝廷,慈禧太后尝了十分欢喜,用朱笔在其顶端染上一个红点,寓意吉祥如意,从此“小红头”的名字正式得来,且闻名于世。

“小红头”美味很简单
    小小惹人爱的“小红头”还有多种吃法:蒸、炒、炸、煎,随你喜欢。锅热了之后,添上一点油,放进“小红头”,不需要任何作料,美味就会于顷刻出锅。当零食,当早点,由你做主。
    “小红头”好吃,得益于选料考究,香甜酥松,细腻无渣,绝不输给任何一种甜食。为了方便顾客购买和馈赠亲友,除了竹笼包装外,还出现了速冻包装,保质期更久,美味也传播得更广。
    本文图片由庐江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五(3)班  江  媛  郭  媚  陈亦奇拍摄  指导老师   吴何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