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科学放大镜 提着灯笼的鱼 在阳光照不进的海底,在路灯光顾不了的大洋深处,这里一团漆黑,别以为黑暗会吓走海底生物们。海洋生活着一群有智慧的生物,黑漆漆?没关系,打个“灯笼”不就好走路了嘛! “灯笼”能在水下使用?这里说的是发光的海底生物,身体里住着一个“发光机器”,就像随时随地提着小灯笼一样方便。多达1000多种的发光生物,一定让你对这个群体的聪明才智刮目相看。 最先提着“灯笼”走来的是,名字叫夜光游的水母。想象一下大群发着亮光的水母成群结队,该有多壮观!不过当几十亿只夜光游水母群同时袭击浅海区,那将是一场灾难。2007年的北爱尔兰就是一个例子,几十亿只夜光游水母让十几万只鲑鱼死亡,损失200万美元。 研究之下,人们发现发光器也不尽相同:简单的发光器,只是一个管状腺,开口在皮肤表面;复杂的发光器,上面还有盖膜。大部分鱼类的发光器,都在身体两侧,埋在皮肤里面,例外的也有,比如在头上等。 这些发光器分泌一种含磷的粘液,磷被氧化之后发出亮光。 灯笼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一类有“小灯笼”发光器的鱼。灯笼鱼多达230多种,右边亮相的这位是琵琶鱼,头上顶个“钓鱼竿”,竿头还能发光,可不就像提个灯笼。嘴大,牙齿却不够坚固,所以,它只能吃些小虾和浮游生物。 烛光鱼同样是一种发光鱼,它的肚子上有好几行发光器,犹如一排排蜡烛,烛光鱼的名字也是这么得来的。 身体内的发电细胞,让鱼儿们走到哪都亮通通。不要以为所有的发光生物都是发出白光或黄光,有些鱼还能发出红光、绿光,还有鬼火一般的微光。 依靠这些光,照亮了路不说,还能诱惑小生物,饱餐一顿;当然还可以帮助自己看清对方,黑漆漆的,总不能认错了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光来吓唬敌人,保护自己!发光的海底生物多,陆地上也不少,空中还有呢,如果有兴趣,自己动手发现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