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桥 不可思议的根 亲亲我的宝贝
04版:探索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4期  总第20期  2010年03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期  下一期
树根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晴 日期:2010-03-19

        当人们在行走的必经之路上遇到河流时,他们会造一座桥以便到达对岸。不过在印度的乞拉朋奇,当地人民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会种一座桥。
        乞拉朋奇位于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lù)(麓:山脚),这里是公认的世界雨极。1961年,当地一年内的降雨量为26461.2毫米,而智利北部的阿诺卡马沙漠则有着整整400年都没下过一场雨的记录!相比较而言,乞拉朋奇真是一个水得不得了的地方。
        在湿热多雨的气候下,这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河流,出门都是河就成了当地居民——卡西族人的老大难问题。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印度的工程技术又相对落后,正儿八经地造桥可能性不大。不过聪明的卡西族很早就注意到一种叫做印度橡胶树的植物,它具有非常发达的次生根,人们就因地制宜将印度橡胶树改造成了当地特有的桥梁。

        具体来说,一旦卡西族人民看到一条河,并且想到河的对岸去,他们就会在这条河的附近转转,看看两岸有没有生长着印度橡胶树,没有的话就自己种两棵!
        有了合适的印度橡胶树,他们会先把槟榔树的树干挖成中空的,然后把它横架在河的上方,接着就引导印度橡胶树的根系往槟榔树干做成的“管子”里生长。这些树根就会从水面经过,慢慢生长。一旦抵达另一端,它们就能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同样的道理,对面的橡胶树树根也长到了河这边,一座美丽、坚实、耐用的树桥就这样种出来了!
        印度橡胶树的根系非常发达和强壮,这种树桥长成了之后可以承载50个成年人同时通行。为了满足通行需要,卡西族人甚至造过双层树桥。
        普通的桥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遇到老化等问题,树桥则相反。只要印度橡胶树还活着,树桥就始终在成长和自我修复。据当地人回忆,最古老的树桥已经使用了超过500年。当然,树桥的缺点同样明显——慢工出细活。一座可以通行的树桥往往需要10~15年才能长成。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当地人一直在竭尽全力,保护传统的树根桥不受破坏。在乞拉朋奇,用树根打造天然桥的做法沿用至今,而目前,新的一座桥梁正在那里“长”出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