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放大镜
生气的地球(二)
新闻链接:日本3月11日突发8.9级强烈地震后,祸不单行,这场震源位于水下的地震让海洋也开始“咆哮”起来,一分钟后,平静的海水顿时躁动起来,巨浪冲向海岸。猛烈的海浪不费吹灰之力便卷走了房屋、树木,人们没有丝毫的招架之力。截至小编本次完稿,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已导致超过一万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人死于海啸,也就是说海啸的破坏力远胜于地震。
习惯了生活在内陆的我们,印象中大海与天际相接,平静而深沉,其实大海可不会永远那样“温柔”,发怒的海水时而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一切障碍物;时而像一堵厚实的水墙,没有它压不倒的建筑物;时而像一辆“铲车”,所到之处“一马平川”……
海啸也是地球生气时的“杰作”,只要地球被“挠”了一下,便开始摇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水球,身体一摆,海水也会随着晃动。当地球运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例如水下地震、火山爆发等,海水就会剧烈起伏,形成波浪,当这些波浪大军冲向陆地,人们就知道海啸来了!
如同你看到的水面上的波纹,海啸也有这样的波纹,只是这些波纹可不像水纹那样平静,它们是不闹出点动静不罢休的。在巨大的动力下,这些波浪能达到十几米的高度。这次日本海啸,最高的波浪竟然达到23米,别说教学楼了,就是十几层的高楼大厦也能被海啸轻松“吃”下。
虽然海啸看似一头脱缰的“野兽”,但是只要充分做好准备,这头“野兽”就会乖乖听话的,至少会温顺很多。预警系统在任何一种灾难中都必不可少,就像每天早上叫我们起床的闹钟一样,有了它,我们才不会迟到,而有了预警系统,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准备。海啸的“武器”是波浪,如果能够降低波浪的破坏力就能减少海啸的破坏程度,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植被。因此,红树林一度成为缓解海啸危害的首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