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爱的教室 写给我的老师 □铜陵县实验小学六(6)班 朱晟(chénɡ)亚 老师,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老师,是一个多么让人难忘的称呼;老师,是一个多么温暖的称呼。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老师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们的前途,让我们终身受益。 刘老师教我们语文。她面容清秀,瘦瘦的身材,小小的个子,眼神明亮温暖。她总是穿着素净而又时尚的衣服,带着满面笑容走进班级,讲起课来生动有趣。如果见到有的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她会拿教鞭轻敲几下同学的课桌。望着老师收敛(liǎn)起笑容的样子,我想刘老师不是生气,而是伤心。因为她含辛茹(rú)苦地教了我们六年,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认真学习本领,获得满意的成绩呢? 刘老师说话很有特点。在学《我的叔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刘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在字典中查找生字的作业,第二天老师请大家回答那些生字的正确读音。结果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没有答上来,刘老师就学着鲁迅先生的口吻说:“还是我的记性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只见那个同学羞红了脸,悄悄低下了头。 刘老师不爱摆架子,我一直记着她笑容可掬的样子,在学校里她只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女生争相模仿的对象。她还虚心学习,记得有一次,她读错了一个字,有同学指出来,她说很感谢那位同学,并把正确的读音读了又读,听到同学说她读对了后才露出会心的笑容。 我觉得我很幸运,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因为刘老师,我爱上了语文。六年的春去秋来,六年的酸甜苦辣,在我心中永远不会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