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笑
爸爸给小明讲笑话,讲了一个又一个,小明都没有笑。
爸爸问小明:“你为什么不笑呀?”
小明说:“我在等你讲一个好笑的笑话呢。”
学习效率提升小妙招
【少年心事】
老师,我总在学习上“磨洋工”:坐书桌前半天,摸橡皮、看窗外、翻漫画,作业总完不成,常熬夜赶工。背10个单词花两小时才记3个,遇难题想不出就拖延,想快点做完却控制不住分心,看着同学高效学习,我好着急!您有什么实用妙招帮我快点调整状态吗?
【专家解惑】
学习效率低,这确实是件需要重视的事,但是别着急,这不是你“不认真”,只是还没找到让学习变高效的小技巧!今天就给你分享几个超简单的方法,帮你告别“磨洋工”,轻松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可以试试“番茄工作法”,我们的注意力像小电池,需要及时充电。你可以准备一个小计时器,定好25分钟,这段时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写数学作业就只写数学,读课文就只读课文,不玩文具、不喝水,也不闲聊。等闹钟响了就休息5分钟,站起来伸伸懒腰、眺望一下远方,或者吃一小块水果;重复3 次后,就可以好好玩20分钟作为奖励,试一次你就会发现,原来专注25分钟一点都不难,不知不觉就能把作业做完啦!
如果遇到“写作文”这类大任务时,别害怕,可以把它们拆成“小台阶”,就像爬楼梯一级一级走就很轻松。比如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先花5分钟想妈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再花10分钟把想到的事写成3句话,接着花15分钟给每句话加细节,最后花5分钟检查有没有错字,这么一拆,“写作文”就变成了4个简单的小步骤,做起来一点都不慌。
还要记得给书桌“减减肥”,如果书桌上堆满玩具、零食、漫画书,写作业时就总忍不住想摸一摸,花5分钟把书桌整理干净,只留当下要用的课本、作业本和笔,其他东西收进抽屉。每天学习前花1分钟摆整齐,看着干净的书桌,你会更想坐下来学习,也不会浪费时间找东西。
要是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题别硬扛,先跳过去做后面的,做完再回头想;也可以记下来问爸妈、老师或同学,还可以站起来活动5分钟,帮妈妈摆摆碗筷、给花浇浇水,让大脑“换个频道”,回来再想可能就有新办法了。
其实提升学习效率一点都不难,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小方法,慢慢养成习惯。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变成效率超高的小能手~
【本期嘉宾】
刘燕:滁州市明湖小学心理教师,高级心理咨询师。辅导心理剧《让爱流动起来》《你若盛开,蜂蝶自来》均获滁州市一等奖。
爱的教室
在劳动中传递爱
□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秦 燕
“以爱心为甘露,师道传薪火,以勤勉为风帆,勇毅追梦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在“五育融合”下,我秉承“生活即教育,劳动正当时”的育人方式,将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班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美,在劳动中感受爱。今天,我要分享和孩子们的劳动故事。
班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每天进行的常规值日工作,就是非常好的劳动资源。从孩子们入校开始我就和他们一起对班级中的劳动事务进行分析,共同找出值得重视的问题,探讨每个人承担的职责,一起从劳动的角度确定好班级管理的岗位,鼓励他们自主申报劳动服务岗。经过充分的沟通,孩子们认识到看似小小的班级也蕴含了丰富的劳动智慧:桌椅摆放的技巧、地面的清扫、小菜园的浇灌、黑板的擦洗等等,在全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班级小主人职责表》,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岗位,我也欣喜地看到他们的变化,两年来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个个都有主人翁精神,学校每月一次的“流动红旗”一直在我们班“屹立不倒”。
“青葵园”劳动基地是我和孩子们的秘密花园,在这里我给孩子们讲解各类植物的养护要点,从蔬菜的浇水频率、光照需求,到蔬菜的生长周期管理等。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也带着学生亲历劳动实践活动的各个过程,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种植蔬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明白了种植不易的道理,在大自然这本“活教材”中,用双手播种下幸福的幼苗,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劳动课或课余时间里,总能看到同学们来到劳动基地翻地、锄草、浇水、施肥、搭架子,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为了让孩子的智慧在这片小小的园地中得以生长,我在种植实践中加入了很多小任务:制作观察记录表,让孩子使用画画、记录数据、拍照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的特点……在活动中,同学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春暖花开的四月,莴笋、小番茄成熟了,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采摘了希望的果实,每一个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是劳动的喜悦,也是对丰收的期待。我们将收获的果实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在班级里举行了一场劳动成果品鉴会,孩子们吃着自己亲手种植、采摘、制作的蔬菜,在教室里分享着幸福和满足,那一刻,劳动让孩子们对班级和同学的爱变得具象化,也让我们二(2)班更有凝聚力。
我坚信劳动习惯的养成,会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去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这份热爱会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引领孩子们学会尊重自然、热爱劳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